中国留学生在马来西亚遭电诈后自杀-家属悲痛欲绝-留学安全与心理健康问题
20岁中国女留学生李博雯赴马来西亚留学仅5天,遭遇电信诈骗,骗子冒充“中国公安”指控她涉命案,索要258万元人民币。受恐吓和精神压迫,她陷入极度内疚与崩溃,最终从39楼跳下自杀,令人痛心。这起悲剧揭露了针对留学生的电诈套路,敲响安全警钟。
雅思小野马
2025年3月,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在马来西亚发生。一名20岁的中国女留学生李博雯,刚到马来西亚五天,便因电信诈骗的巨大心理压力,从租住公寓的39楼跳下身亡。她的故事让无数人扼腕叹息,也再次将海外留学生群体的脆弱性暴露在公众视野。李博雯来自山东,通过山东艺术学院国际班项目赴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留学。3月14日,她满怀憧憬地踏上异国求学之路。然而,仅在第五天,她接到一通自称“马来西亚通讯局”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她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声称她名下的中国手机号涉嫌发送诈骗信息。

随后,电话被转接至所谓“上海虹口公安杜峰警官”。这位“警官”语气严厉,指控李博雯卷入犯罪集团,导致一名老妇死亡,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送伪造的逮捕令和案件卷宗,要求她支付258万元人民币以“自证清白”,否则将面临跨国逮捕和十年监禁。 年仅20岁的李博雯,涉世未深,面对这样的指控和威胁,瞬间被恐惧笼罩。她试图辩解,却被“警官”不断施压,甚至被要求与对方保持长时间视频通话,疑似被实时监控。她的精神状态在持续的恐吓下逐渐崩溃。
3月22日,她给母亲发去一条“求救信”,称自己涉及严重案件,需支付巨款,但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会连累家人。母亲察觉异常,提醒她可能是诈骗,但当天联系不上女儿。晚上10点,学校老师告知家属,一名学生从39楼坠亡,确认是李博雯。 这起悲剧并非孤例。近年来,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骗子利用留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孤身在外的特点,精心设计“虚拟绑架”或“假警察”骗局。他们通过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制造信任,再以恐吓、洗脑等方式逼迫受害者就范。
据报道,李博雯案涉及的诈骗团伙有一张“绩效表”,显示当月已成功诈骗23名留学生,其中5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李博雯的父亲李先生悲痛欲绝,表示女儿出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没想到却遭遇如此悲剧。他呼吁相关部门彻查案件,严惩诈骗团伙,还女儿一个公道。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对此事高度关注,自发组成“反诈护学队”,协助留学生提高警惕。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也开通24小时应急通道,提醒留学生防范类似骗局。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
网友质疑,为何李博雯的个人信息会被泄露?有人指出,部分留学中介可能存在管理漏洞,导致学生信息流入不法分子手中。还有人认为,国内对反诈宣传虽多,但留学生群体往往缺乏针对性教育,容易成为诈骗目标。山东艺术学院国际班的负责人对此事回应含糊,仅表示会向上级汇报,具体处理细节尚不清楚。 李博雯的悲剧敲响了警钟。留学生远赴他乡,面临文化差异、学业压力和孤独感,心理健康本就脆弱,若再遭遇诈骗,极易被击垮。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应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其独立判断能力。
社会各界也需携手,完善留学生保护机制,打击跨国诈骗犯罪,让年轻学子在追梦路上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