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三机场”城市来了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航空需求爆棚,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已经忙不过来,旅客吞吐量直逼上限。现在,第三机场选址南通,正式启动建设,这让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三个大型民用机场的城市。背后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缓解上海土地空域压力,同时辐射周边苏中苏北地区,推动区域经济腾飞。
是可乐
这事儿得从上个月说起,那天我正刷着手机,看到沪苏南通新机场公司成立的消息,顿时觉得这才是大新闻啊!上海机场集团占股51,南通城建集团49,这合作一敲定,南通新机场就直接定位成上海的第三机场了。哎呀,以前上海就靠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撑着,2024年旅客吞吐量加起来124亿人次,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可虹桥超负荷运行,旅客超4700万,设计才4000万浦东也快到8000万上限了。需求呢?据报告,2025到2030年,上海两机场最多保障14到15亿人次,但市场要18到21亿,溢出04到06亿,到2040年更夸张,溢出08到11亿。

这不,上海土地紧、空域挤,再建机场难上加难,就只好跨江去南通了。我想象着这机场建好后的场景,就好像一个老上海人小李的故事。他是浦东一家科技公司的白领,平时出差飞得飞起,上个月去北京谈项目,在虹桥机场等了半天,航班延误,气得直跺脚。回家后,他跟老婆抱怨:“这机场太挤了,行李都推不动!”老婆是南通人,说:“要是我老家南通有大机场就好了,咱们长三角一家亲,飞起来多方便。”小李一听,灵光一闪,查了查新闻,发现上海正推进第三机场,就在南通兴东机场附近建4F级新机场,年吞吐量近期4000万人次,远期8000万,几乎赶上浦东了。
这机场不光是上海的“外援”,还辐射盐城、泰州这些苏北地方,让长三角北翼更有劲头。小李越想越兴奋,决定周末开车去南通转转,看看选址。路上他听着广播,主持人说这机场建在南通,是因为空域资源足,离浦东虹桥都100公里左右,车高铁一小时搞定。最关键,苏州虽然也想建,但空域太紧张,周边机场太多,像无锡硕放、常州奔牛啥的,苏州人还得靠地铁连通上海机场,就这么落选了。哎,苏州人肯定郁闷,但这也是区域协调啊,长三角现在有28座机场,在建的更多,密度全国第一,每07万平方公里一座,比京津冀和大湾区都高。
上海这步棋,走得妙,不仅解了自己燃眉之急,还拉动南通发展。到了南通,小李看到长江口那片地,风大水阔,觉得这儿建机场正合适。想象未来,机场大厅灯火通明,航班起起落落,旅客从上海赶来,转机去欧洲或东南亚。小李老婆已经在规划了:“以后咱们孩子上大学,在国外留学,从南通机场直飞多省事儿!”小李点头,想到上海获批国际航空枢纽,强洲际航线、强中转,这第三机场一通航,加上浦东四期扩建,上海客流能超纽约伦敦,成全球民航第一城。
长三角一体化,就靠这些交通枢纽串联,经济、金融、贸易全活络起来。不过话说回来,这项目投资大,沪苏合作得默契。上海机场集团主导,南通出力气,建好后产业外溢,南通能级蹭蹭上涨。像临空经济区,物流、科技园啥的,会吸引大批企业落户。小李回上海后,跟同事聊起,大家都说这事儿靠谱,长三角“市市通机场”时代来了,江苏13市已有9座机场,加这一个10座浙江11市9座安徽也跟上。以前北京大兴机场一半在廊坊,成都二机场在简阳,都是跨界合作。
上海这“三机场”模式,全国首创,标志着中国航空枢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