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 我们表达了什么
在九三阅兵的宏大场面中,中国不仅仅展示了军事现代化进程,更深层地表达了对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刻缅怀,以及对和平正义的坚定追求。
何秋事
据黑子网报道,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阳光普照,秋风习习,一场庄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登上城楼,发表重要讲话,主题直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次九三阅兵,不光是军队的盛大检阅,更是国家自信心和国际担当的集中体现。现场有抗战老战士参加,他们看到年轻官兵整齐步伐和先进装备通过时,眼中闪着泪光又露出笑容,总台军事观察员魏东旭在节目中说,这正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故事得从一位老兵的亲身经历说起。老兵叫张爷爷,今年96岁,他是当年八路军的一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华北,张爷爷的家乡河北一下子乱了套。那时他才15岁,亲眼见乡亲被抓壮丁,村子被烧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苦战,但后方游击战也缺不了人手。张爷爷瞒着父母,偷偷加入八路军,跟杨成武部队在冀中平原打游击。那些日子,部队吃小米,穿草鞋,张爷爷回忆起一次伏击战,他们用小米加步枪对抗日军机枪,牺牲了好几个战友。
他自己胳膊中弹,至今留疤。1945年日本投降那天,全村敲锣打鼓,张爷爷却在野外默默擦枪,因为太多弟兄倒下了,没等到这一天。80年弹指一挥间,张爷爷在北京郊区养老院度过晚年。2025年9月3日早上,他早早起床,孙子小李扶着他坐到电视机前。阅兵开始了!先是升旗,五星红旗升起,全场唱国歌。张爷爷手颤颤地敬了个礼。接着,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喊“同志们好”,官兵回“首长好”,声音如雷。张爷爷眼睛亮了:“当年我们梦里都想有这样的队伍。”
徒步方队走来,有抗战老部队方队,步伐稳健,后面是陆海空火箭军,代表军队新布局。张爷爷抹抹眼:“这才是我们打下的江山,现在更强了。”装备方队最让张爷爷激动,99B坦克轰鸣通过,运-20运输机低飞,东风-41洲际导弹威武亮相。这些全是国产,象征中国从战火中站起来,到如今世界强国。张爷爷想起抗战时,中国装备落后,钢铁产量远不如日本,现在这些“大国重器”让他热血沸腾。空中梯队更震撼,无人机群首次大规模亮相,组成“80”字样,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
张爷爷对孙子说:“孩子,当年我们用命换和平,今天用科技守和平,这九三阅兵表达了我们对世界的承诺,不称霸,只求合作。”小李是年轻人,在国企工作,看到这些新武器,感慨军队改革成果巨大。阅兵中,还有暖心一幕:老战士代表上城楼,习近平主席一一握手。张爷爷虽没去现场,但电视上看到申秉宸等老同志,感慨万千。国际嘉宾也让张爷爷自豪,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坐在习近平主席两侧,三人不时交谈,这是中俄朝历史性同框。
相比2015年九三阅兵,这次嘉宾更突出中国外交影响力,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刚结束,26位国家元首齐聚北京,共同缅怀反法西斯胜利。BBC报道说,这是习近平外交主场的延续,强调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贡献,牺牲3500万人,拖垮日军主力。小李通过手机直播分享爷爷反应,在朋友圈写:“爷爷看九三阅兵,笑中带泪,这不只是阅兵,是历史传承。我们表达了什么?表达了民族复兴的决心,和平的追求!”朋友们点赞,有人说激发爱国热情,有人讨论国际影响。
阅兵后,北京街头市民热议,一位司机对记者说:“装备太先进了,从军迷变军盲,这告诉世界中国强大但爱好和平。”一位阿姨回忆家族故事:“我爷爷是国军,牺牲在河南,这次阅兵让我想起那些日子,现在国家强,我们才安心。”这次九三阅兵国际反响热烈。德国之声强调,中国贡献巨大,反思二战教训。台湾媒体从两岸角度看,赖清德发文说台湾纪念和平但不枪杆子,引发蓝绿争论。NPR报道,北京居民说国家强大才有安全感。海外华侨看直播,纽约华裔老人感慨:“中国是和平守护者。”
张爷爷看完,靠椅子上叹气:“记住今天,我们表达了不忘耻辱、珍爱和平的意志。未来,你们要发扬抗战精神,为复兴出力。”夕阳拉长影子,天安门灯火通明,阅兵余音缭绕。这场九三阅兵,不仅军事盛会,更是情感纽带,联结过去未来,国内国际。它向世界宣告,中国强起来是为和平合作,不是征服。就像张爷爷,许多人从中看到希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