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公益列车上-众多游客围堵拍摄彝族老人-镜头霸凌现场
凉山5633次公益列车上游客围堵彝族阿婆狂拍闪光灯乱闪,阿婆不适遮脸喊不要仍不停!网友怒斥镜头霸凌,官方回应加强巡查,揭秘公益慢火车文化冲突尴尬真相。
香菇终结者
哎哟喂,这两天凉山公益列车直接上热搜,原因不是风景美,而是闹了场尴尬大戏!一群摄影爱好者拿着长枪短炮,在5633次“慢火车”上围堵身穿民族服饰的彝族阿婆狂拍,阿婆脸都背过去遮着喊“不要拍”,结果闪光灯还噼里啪啦闪个不停。

凉山公益列车游客围堵彝族老人拍摄视频全过程
事情发生在11月18日,5633次列车从普雄站开往攀枝花南,正赶上彝族新年临近,车厢里挤满赶集、求学的当地彝族群众,90乘客都穿传统服饰,背篓里塞满农副产品。突然,一帮外地摄影爱好者掏出专业相机,围着座位上一个60多岁阿婆就是一顿拍!视频里,阿婆先是嘀咕“怎么一直在拍?还在拍?”,后来直接把脸扭过去用手挡,声音颤抖着说“不要拍”,可那群人不但没停,还开闪光灯补位,车厢里像办摄影展。
镜头霸凌为何在公益列车上频发
说白了,这列车太接地气了!5633次是1970年成昆线开通就跑的公益慢火车,全程票价才26.5元,最低2元,专为大凉山贫困彝族区服务,车上还有牲畜厢放鸡鸭羊,通风天窗拴畜栏杆一应俱全。日均700-800乘客,基本是彝族老百姓的“公交车”,赶集致富求学全靠它。可高铁时代,这“慢火车”成了网红打卡地,摄影党蜂拥而至,把阿婆们当“活化石”拍。问题出在哪?他们觉得“新鲜元素”,忽略了阿婆语言不通、性格内向,不会强硬拒绝,就仗着装备牛继续拍。
结果呢?记录变侵犯,公益车厢成战场。
彝族阿婆不适表达被忽略的尴尬真相
视频里最扎心的,是阿婆那句“不要拍”!她不是没反应,先是小声嘀咕,脸红着低头,后来手都抖了才挡脸。可游客们呢?有的笑嘻嘻说“阿姨别动,拍张美照”,有的直接闪灯怼脸,完全当没听见。为什么?文化差权力不对等啊!彝族老人多半不识字,汉语都磕磕绊绊,面对城里人一堆相机,哪敢大声嚷?刘女士说,她听到阿婆用彝语自言自语“太难受了”,但没人懂。列车员路过时还调侃“你们这些长枪短炮”,意思是提醒,但没硬停,事后12306客服也说“没规定必须制止”。
这不适,就这么被忽略了,网友看完直呼心疼。
网友怒斥镜头霸凌公益列车回应措施
黑子网用户炸锅了!评论区段子怒喷齐飞:“旅游变霸凌,相机成武器?”“阿婆赶集不赶镜头!”转发量飙升,摄影圈也内讧,有人辩解“无恶意记录文化”,更多人反击“尊重先于快门”。成都客运段24号发通报:调查了,没接到阿婆求助,也没争执,但承认巡查不够,以后加大巡视、加强文明宣传。普雄镇书记陈光平也关注了,说会跟进。网友建议:列车上贴“文明拍摄须知”,不适就按铃求助啥的。这波回应算及格,但总觉得晚了点,阿婆的心疼谁赔?
凉山列车事件对文明旅游的警醒
吃完这瓜,姐妹们想想:公益列车是彝族老百姓的命根子,脱贫致富全靠它串起。可游客一涌入,就从“民生工程”变“网红景点”,拍摄不尊重,直接伤文化自信。摄影爱好者没错,但快门前多问句“可以拍吗”?下次去凉山,别光顾着美颜滤镜,帮阿婆扛背篓、聊两句彝族故事,才是真记录。事件闹大后,摄影党开始自省,有人删了旧照道歉。这不光是列车的事儿,是所有旅游地都得警醒:别让镜头成霸凌工具,文明出游,从我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