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被学校安排到电子厂实习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医学生被学校强制安排到电子厂实习,工作内容与专业无关,每天站立11小时,还被克扣工资,引发争议。教育部门回应将调查此事。
罗云熙
近日,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的多名毕业生向媒体爆料,他们在校期间被学校强制安排到电子厂实习,工作内容与所学医学专业毫无关联,引发广泛关注。据毕业生反映,实习期间每天需在流水线上站立11小时,工作强度大,工资还被克扣,学生们直呼“被当廉价劳动力”。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纷纷质疑学校实习安排的合理性,呼吁相关部门彻查。 据一位陈姓毕业生透露,2022年1月,她和超过600名同学被学校组织大巴车送往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的电子厂实习。

她学的是医学护理专业,却被安排在流水线上组装电子零件,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每天站立11小时,腿都站肿了。她无奈地说:“我们学的是怎么照顾病人,结果却在工厂干体力活,感觉完全被坑了。”更令人气愤的是,工厂给的时薪是25元,但学校发到学生手里的只有19元,每小时被克扣6元。另一位李姓同学也表示,学校明确要求必须参加实习,否则无法拿到毕业证,这让学生们毫无选择余地。 据黑子网报道,学生们提供的“实习合同”显示,甲方为劳务派遣单位,但具体单位名称未填写,合同中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但实际工作时间远超这一标准,且工资数额也未明确。
学生们质疑,学校与劳务派遣公司之间可能存在利益输送,实习安排不仅违背职业教育初衷,还损害了学生权益。网友评论道:“学医的去电子厂打螺丝,这是什么操作?学校把学生当赚钱工具了!”还有人感叹,职业教育本应注重实践与专业对口,这样的安排却让学生寒心。 8月21日,云南省教育厅对此事作出回应,表示暂未收到学生举报,但已着手调查。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如果护理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到电子厂实习,肯定是违反国家相关管理规定的。”
教育厅承诺将深入核查,若情况属实,学校可能面临处罚。业内人士指出,职业院校实习乱象并非个案,部分学校为追求经济利益,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流水线工作,忽视专业对口性和学生权益。这种现象不仅让学生感到被欺骗,也对职业教育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类似事件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2023年,某地职业学校也被曝出将学生送往工厂流水线实习,引发舆论热议。专家分析,职业教育实习乱象的根源在于监管不严和利益驱动。一些学校为降低教学成本,倾向于将学生“外包”给企业,换取合作费用,而企业则利用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压低成本。
这种灰色利益链让学生成为最大受害者。 学生们呼吁,实习应与专业紧密相关,学校和企业需尊重学生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薪资待遇。网友也纷纷为学生发声:“医学生学的是救死扶伤,凭什么去流水线干活?学校得给个说法!”目前,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尚未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事件后续进展仍需关注。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职业教育实习管理中的漏洞,也引发了社会对学生权益保障的深思。未来,如何规范实习安排、确保专业对口、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将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希望相关部门的调查能给学生一个公正的交代,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