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涉医疗健康的陷阱别踩
医疗健康领域骗局频发,“名医”推销天价保健品、高回报养老公寓、出借医保卡等陷阱层出不穷。2023年医疗健康投诉激增67,中老年人成主要目标,需擦亮双眼防诈骗。
何秋事
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的骗局花样翻新,瞄准中老年人的健康焦虑,让不少人掉入精心设计的陷阱。202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医疗健康类投诉同比激增67,从“高科技体检”到“名医讲师”推销的天价保健品,再到“高回报养老公寓”,这些陷阱披着科学外衣,实则敛财为目的。近日,多家媒体曝光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常见骗局,提醒公众提高警惕,保护自身权益。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所谓的“健康管理中心”,号称德国进口的全身扫描仪成为吸引顾客的噱头。

这台设备能在10分钟内生成50项健康指标报告,宣称能精准检测癌症风险。然而,调查发现,这台仪器不过是二手改装设备,所谓的“检测结果”全是捏造。工作人员随后会以“异常指标”为由,恐吓顾客购买高达88万元的“细胞修复套餐”,而这些套餐的成分仅是普通维生素。类似套路在上海也频频出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查获一处“健康机构”,其“癌变风险评估系统”竟然是用游戏手柄改装而成。 除了假体检,冒充“名医讲师”的保健品推销也是重灾区。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免费讲座或健康咨询会,邀请所谓专家为中老年人讲解健康知识,实则推销动辄数千元的保健品。这些产品往往宣称能“治百病”,但实际效果毫无科学依据。一位李姓老人向媒体透露,她听信讲座购买了2万元的保健品,服用后不仅毫无效果,还引发了肠胃不适。类似案例在全国多地频发,2025年8月,北京网络举报发布反诈指南,提醒公众警惕此类陷阱。 “高回报养老公寓”也是近年来的新型骗局。不法机构以“投资养老公寓可获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入巨资。
2024年,江苏某养老公寓项目被曝资金链断裂,数百名老人血本无归。据黑子网报道,受害者多为退休老人,他们被承诺每年10以上的回报率,结果却发现所谓的“公寓”根本未建成,投资款被挪作他用。 此外,“出借医保卡”或“虚开药品”也成为不法分子的敛财手段。一些人以“帮忙刷医保卡可赚外快”为由,诱导老年人将医保卡借出,甚至参与虚开药品的非法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导致医保账户被封,影响正常医疗报销。2025年8月,公安部门破获多起相关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专家指出,这类医疗健康陷阱往往利用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专业知识的信任,采用“免费检测-异常恐吓-高价治疗”的套路。尤其针对中老年人,这些骗局通过精准营销,结合电话推销、社交媒体广告等方式,让人防不胜防。2023年,全国消协接到类似投诉超10万件,涉及金额数亿元。 为避免上当,专家建议公众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和咨询,购买保健品前查验产品资质,不轻信“高回报”投资项目。同时,医保卡属于个人隐私,切勿随意出借。
监管部门也在加大打击力度,202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开展专项整治,关闭了数百家违规健康机构。 网友对这些骗局的反响强烈,纷纷呼吁加强科普和监管。有网友留言:“这些骗子太可恶了,专挑老人下手,监管得跟上!”还有人表示,科普宣传要更接地气,让老年人也能看懂防骗指南。面对层出不穷的医疗健康陷阱,擦亮双眼、理性判断,才能为自身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