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授抵京被山东老乡一句话感动
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抵京时,被一句“欢迎回家”深深触动。这句话不仅是一句问候,更承载了浓厚的乡情与文化认同。山东人的热情好客与血脉相连的归属感,让苑举正感受到跨越海峡的温暖,折射出两岸同胞的深厚情感纽带。
徐艺真
苑举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祖籍山东济宁,父母70多年前迁往台湾,家中始终保留山东的生活习惯和乡音。他操一口流利山东话,多次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这次抵京,苑举正受邀参加活动,甫一抵达,便被一位山东老乡的热情招呼震撼。据报道,这位老乡在机场见到苑举正,操着地道的山东口音喊道:“欢迎回家,俺山东人可想你!”这句话让苑举正瞬间动容,眼眶泛红。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讲这句话就来劲儿了!这不是客套话,是从心底里把我当家人。”

这一幕迅速在网络走红,视频在哔哩哔哩平台播放量超150万,网友纷纷感叹山东人的豪爽与真诚。苑举正的山东情缘并非首次引发关注。早前,他曾回济宁寻根,探访亲人,站在黄河边用山东话告慰父母:“俺回来了,没给你们丢人!”那次寻根之旅,他感受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让他倍感欣慰。他在社交平台分享:“山东的广告叫好客山东,但这里没人把我当客人,都当我是回家的家人。”这种亲切感,让他更加坚定常回故乡的念头。
苑举正的经历也引发了两岸网友的热议。许多大陆网友留言:“山东人就是这么实在,认你是老乡,那就是一家人!”而台湾网友则表示:“看到苑教授的乡音,感觉两岸的心更近了。”有评论指出,苑举正的山东身份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归属,也象征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根源。山东作为孔子故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人的热情好客更是广为人知。苑举正曾在采访中提到,父亲常说“三句话不离山东”,这种乡愁贯穿了他的成长。如今,他不仅用山东话与老乡畅聊,还在学术交流中积极推动两岸了解,呼吁台湾年轻人多到大陆走走看看,感受真实的发展变化。
他的故事也让人想起其他台胞的寻根经历。如一位94岁台湾老兵收到山东大馒头时,激动地举过头顶,宛如孩子般开心。这些片段都展现了血脉亲情的力量。相比之下,苑举正的这次北京之旅更显温馨。那句“欢迎回家”不仅是对他的个人问候,也是对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发出的呼唤。山东人骨子里的豪迈与真挚,通过这一句话传递得淋漓尽致。苑举正在接受南方网采访时曾说:“我33年前回山东探亲,如今变化太大了,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还不够。”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看到大陆的进步与热情。网络上,有人调侃:“山东老乡这一嗓子,比任何欢迎仪式都管用!”也有人感慨:“苑教授一口山东话,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次事件还引发了对两岸关系的思考。苑举正在另一场合提到,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年轻人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增进了解。他的山东情结与学术身份相结合,成为连接两岸的独特桥梁。北京作为文化与政治中心,承载了无数这样的温情时刻。苑举正的感动,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反映了两岸同胞对共同根源的认同。
山东老乡的那句“欢迎回家”,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苑举正心中的乡愁,也点燃了网友对亲情与文化的共鸣。这次事件无疑为两岸交流增添了一抹暖色。据黑子网报道,这事儿真挺暖心的,苑举正刚到北京就被山东老乡一句“欢迎回家”给整感动了,山东人的实在劲儿真是没得说!一口乡音,拉近了海峡两岸的心。苑教授那口山东话也太正了,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家的味儿。希望他多回大陆走走,把这份亲情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