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续两天创新高
国家电网用电负荷连创新高,凸显高温天气与经济复苏双重驱动下的电力需求激增。此现象不仅考验电网稳定性,也折射出中国能源转型与气候适应的迫切挑战。
毛光光
2025年8月4日至5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用电负荷连续两天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到1229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峰值1180亿千瓦增长41,单日用电负荷增幅超7000万千瓦。据国家电网最新数据,8月6日负荷继续攀升至1233亿千瓦,创下连续三天新高纪录。此轮用电负荷激增主要由持续高温天气和制造业复苏拉动,特别是在重庆、陕西、河南等高温区域,空调负荷占比显著上升,华东地区空调负荷甚至占总负荷的37。

国家电网预计,短期内负荷仍将维持12亿千瓦以上高位运行,但随着多地降雨降温,负荷有望阶段性回落。 高温天气是此轮用电负荷创高的主要推手。2025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河南、山东等地气温屡破40,居民空调使用率大幅提升。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7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3,部分地区降雨量减少60,加剧了电力需求。河南郑州一居民表示:“家里空调24小时开着,电费比去年翻倍。”与此同时,经济复苏带动工业用电回暖。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五个月保持在50以上,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国家电网统计,江苏作为首个用电负荷突破15亿千瓦的省份,90增量来自空调制冷和制造业用电,凸显极端气候与经济活动的双重压力。 为应对高负荷,国家电网迅速采取多项措施。跨区输电能力提升至2亿千瓦以上,通过特高压技术实现“西电东送”,清洁能源占比达70。例如,陕西至河南特高压工程日均输送电量增加20,有效缓解中东部地区电力紧张。
储能设备和智能调度系统也广泛应用,国网湖南长沙供电公司利用智能助手“光明”提前预测线路过载,及时调整负荷分配。国家电网还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新增1000台应急发电设备,确保高温期间供电稳定。重庆、陕西等地电力部门优化电网运行,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电,同时通过需求响应机制引导企业错峰用电,减轻电网压力。 然而,高用电负荷也暴露了电网面临的挑战。专家指出,极端天气频发对电网韧性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报告显示,极端气候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需加快储能技术和新能源并网建设。
河南一电力专家表示,当前电网虽能应对高负荷,但局部地区老旧线路和变电站超载风险仍存,需加速数智化改造。国家电网已计划2025年投资超6500亿元,聚焦特高压工程和数字化配电网建设,以提升电网应对极端负荷的能力。 社会反响方面,网友对用电负荷创高表现出复杂情绪。部分人感叹高温天气下电费高企,呼吁推广节能家电另有网友担忧电网压力,建议加快新能源发展。社交平台上,“国家电网负荷新高”话题引发热议,有评论称:“电费贵了,但电网顶住了,没停电就谢天谢地!”
也有声音指出,长期依赖“西电东送”可能加重西部资源压力,需优化全国电力布局。国家电网回应称,将继续推进新能源消纳和智能电网建设,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此次用电负荷连续创新高,不仅是气候与经济的直接反映,也为能源转型敲响警钟。国家电网的应对措施展现了其技术实力与应急能力,但如何在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兄弟们,这电网负荷连破纪录,太夸张了!高温天空调开爆,工厂也加足马力,国家电网硬是顶住了12亿千瓦的压力,特高压和储能设备立大功!
不过老旧线路还得赶紧换,不然哪天真崩了咋办?投资6500亿听起来牛,但电费涨得也让人肉疼。节能减排得跟上,不然这夏天年年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