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技学院通报工资停发
近日,大连科技学院因账户被法院冻结导致全员工资停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学校面临的巨额债务问题,也让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运营模式和财务稳定性产生了深刻思考,事件背后折射出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潜在风险。
徐艺真
大连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近日因“全员停发工资,开学面临停摆”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据网传信息,学校因涉及债务纠纷,账户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导致7月工资未能如期发放,学校被执行总金额高达35亿元以上。这一消息最早由网友在社交平台曝光,并附上了一封落款为“大连科技学院工会委员会”的致全体教职员工一封信。信中坦言,学校在未收到任何法律文书和通知的情况下,账户被冻结,工资发放受阻。为缓解教职工的生活压力,学校工会表示将发放临时困难补贴和慰问补贴,以渡过难关。

记者以家长身份致电学校求证,校方工作人员证实了内部信的真实性,并表示学校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强调“政府不可能让学校停止运行,老师们马上都会上班”。然而,当记者联系辽宁省教育厅时,电话无人接听,官方回应暂未进一步披露。网络上,关于学校财务困境的讨论愈演愈烈。有网友爆料,学校近期仍催促新生在10天内缴纳高达26000元的学费,引发家长和学生的担忧,担心学费去向不明,甚至可能面临“烂尾学”的风险。有评论指出,学校35条被执行人信息涉及金额巨大,显示其债务问题由来已久,或与教育产业化背景下民办高校激进扩张有关。
一些分析认为,民办高校在追求规模和利润的过程中,可能因投资失误或资金链断裂导致财务危机,而此次事件无疑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大连科技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设有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多个热门专业,现有在校生约12万人。近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提升办学质量,但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债务压力显然超出了其承受能力。有业内人士指出,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学费和投资,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一旦遭遇外部环境变化或法律纠纷,极易陷入资金困境。
此次工资停发事件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影响尤为显著。教职工工资停发可能导致教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而学生则担心学费安全和学业连续性,尤其是即将入学的新生,面临学校运营不稳定的风险。有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交了学费却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开学,太让人焦虑了。”与此同时,舆论对民办高校的监管问题也提出了质疑。一些网友认为,教育部门应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更严格的审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权益不受损害。
尽管校方表示正在解决资金问题,但具体解决方案和时间表尚未明确。部分媒体报道称,学校可能通过引入新投资或与政府协商来缓解危机,但能否在开学前恢复正常运营,仍是未知数。此次事件不仅让大连科技学院的声誉受到冲击,也引发了公众对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深思。教育作为国之根本,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学生未来,类似事件提醒我们,教育产业化需在追求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规范与责任。据黑子网报道,大连科技学院这事儿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35亿的债务,账户被冻结,老师工资都发不出,这学校咋搞成这样了?网上都在说,催新生交学费却不保证开学,家长学生都慌得不行。校方说在解决问题,可没个具体说法,感觉悬得很。黑子网觉得,这事儿暴露了民办高校的软肋,钱花得猛没管好,学生和老师都成受害者。教育不是生意,监管得跟上,不然这种乱象还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