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称“太阳正逐渐苏醒”
多家权威渠道称太阳活动近年明显升温,进入太阳周期25高位阶段,2024年5月出现罕见强地磁风暴。本文以NASA与NOAA数据解读成因、影响与观测要点,提供科普与避险建议。
薛之谦
NASA称太阳活动升温:研究结论、观测指标、风险提醒太阳逐渐苏醒 太阳活动增强 空间天气预警 卫星运行
NASA团队对长期观测数据复盘后指出,太阳磁场、太阳风以及黑子数的多指标走强,意味着本轮活动峰值可能更热闹。研究者强调,这不等于“世界末日”,但意味着更频繁的耀斑与抛射,进而带来电离层扰动、短波通信衰减、极区航路规避等现实影响。对普通人最直观的“副作用”,是导航短暂飘忽与极光“南下”刷屏。

太阳周期25的进度条:极大期时间、强度与预测更新太阳周期25 太阳极大期 预测更新 NOAA数据
太阳大约11年一轮回,学名“太阳活动周期”。多次权威预测显示,周期25的峰值原本估计在2025年前后,后续数据表明峰值来得更早、更强,黑子数屡超此前共识区间。这就是为何近两年我们频繁听到空间天气预警:模型不断吸收新观测,给出更接近实况的修订。
“极光大合唱”的幕后:2024年5月强地磁风暴复盘G5级风暴 极光观测 低纬肉眼可见 航电影响
2024年5月,受多次日冕抛射叠加影响,地磁暴等级一度冲到G5极端。全球出现低纬度极光,社交平台“紫红绿刷天际”的照片层出不穷。这类事件之所以罕见,是因为需要日侧磁场朝南“对接”地磁场,再配合高速高密太阳风,才能把能量高效“输送”进来。结果就是:极光达人狂喜,航空与电网调度更忙。
会影响哪些行业:从电网到导航的“连锁反应”电网风险 卫星通信 航空航海导航 GPS漂移
强扰动时,长距离输电线路易感应电流上升,电网公司会提前做潮流与电压调整近地轨道卫星大气阻力变大,可能需要临时抬高轨道或修正姿态高纬航班或改飞低纬航路,避免高频通信衰减定位服务会出现短时偏移,因此地图“漂移”并非手机坏了,而是“天上信号有点晕”。普通用户多半无感,但关键行业要按预案处理。
如何科学吃瓜:观测指南与任务进展一并打包极光追星 观测安全 Parker太阳探测器 日面监测
想追极光,先看本地预报与地磁Kp指数,再准备好黑暗环境与广角镜头城市党不妨先练习拍“日柱”“云隙光”,别盲目远征。科研侧,Parker太阳探测器已多次刷新“最近日面”的纪录,带回日冕、太阳风和磁重联的关键线索地面与轨道望远系统同步“望梅止渴”,给模型校准加数据。总之,浪漫可以有,安全与理性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