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上海同心筑梦 上海闵行举办民族团结文艺汇演
佘颖欣
在上海闵行区的一个秋日傍晚,马桥镇的文化广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场名为“家在上海同心筑梦花开闵行共庆华诞”的民族团结文艺汇演正在这里热烈上演。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各社区的居民,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期待着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开场舞狮舞蝶飞率先点燃了全场气氛,马桥镇舞蹈队的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舞姿灵动,步伐矫健,仿佛将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元与活力融入每一个动作。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一刻。这场汇演的背后,藏着一个温馨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来自新疆的阿依古丽和她的汉族邻居老王。阿依古丽三年前来到上海,在闵行区的一家小餐馆工作。她初到上海时,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与当地格格不入,常常感到孤单。老王是她楼下的邻居,退休后热心社区事务,经常组织邻里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老王邀请阿依古丽参加社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会。阿依古丽起初有些犹豫,但老王的热情让她鼓起勇气,带着自己擅长的维吾尔族舞蹈参加了活动。没想到,她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也让她逐渐融入社区大家庭。今年,听说闵行要举办民族团结文艺汇演,阿依古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她想用舞蹈表达对上海这座“家”的感恩,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文化。老王得知后,主动帮她联系了马桥镇舞蹈队,还拉来社区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排练。他们选定了狮舞蝶飞这支舞,融合了汉族醒狮和维吾尔族舞蹈的元素,既展现了上海的都市风情,又融入了新疆的热情奔放。排练过程中,阿依古丽和队员们从陌生到默契,常常一起讨论动作细节,分享各自的文化故事。年轻的队员小李是个上海本地人,他说:“以前只知道新疆有葡萄和哈密瓜,现在才知道维吾尔族舞蹈这么有力量!”阿依古丽也笑着回应:“上海的包容让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汇演当天,阿依古丽站在舞台上,穿着她亲手缝制的维吾尔族服饰,头上的银饰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她和队友们的表演如行云流水,狮子的威武与蝶舞的轻盈完美结合,象征着各民族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和谐共生。台下,老王带着社区的邻居们挥舞着小国旗,激动地喊着:“阿依古丽,加油!”表演结束后,闵行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继华为马桥镇颁发了全市“家在上海”主题实践活动优秀案例的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努力。阿依古丽站在台下,眼中泛着泪光,她觉得自己不仅是表演者,更是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这场汇演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更是闵行区推动民族团结的缩影。从策划到执行,闵行区民宗办和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倾注了无数心血。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居民在上海找到归属感,共同筑梦。汇演结束后,广场上还摆起了民族美食摊位,有新疆的烤包子、内蒙古的奶茶,还有上海本地的生煎包,居民们边吃边聊,笑声不断。阿依古丽和老王也加入其中,他们围坐在一张小桌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老王感慨地说:“上海就是个大家庭,包容了我们所有人。”阿依古丽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无论来自哪里,在上海这个“家”,他们都能同心筑梦。这场汇演的消息很快在网上传开,黑子网的网友们纷纷点赞。有网友留言:“闵行的活动太有心了!各民族的表演看得我热血沸腾,上海真是个温暖的城市!”还有人晒出现场照片,感叹:“这样的活动让大家更了解彼此,民族团结不是口号,是真真切切的感情。”这场汇演不仅让闵行的居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让“家在上海”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闵行还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民族团结的实践中来,共同书写花开闵行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