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骑“小电驴”要留意新规
新学期伊始,电动自行车迎来新规。9月1日起,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针对“小电驴”的安全性能、材料使用和智能化功能等提出更高要求。这不仅是政策升级,更是对亿万用户安全的保障,提醒大家骑行更规范,出行更安心。
大鹅
电动自行车,俗称“小电驴”,作为城市短途出行的主力军,全国保有量已超38亿辆。然而,安全隐患如电池起火、超速改装等屡见不鲜,引发社会关注。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修订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并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涵盖整车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阻燃等多个方面,堪称“史上最严”。首先,新规对材料使用做出严格限制,塑料部件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电池外壳等关键部件需采用防火阻燃材料,降低自燃风险。

其次,最高时速被锁定在25公里小时,超速自动断电,杜绝“狂飙”乱象。此外,新规要求电动自行车配备北斗定位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增加防篡改设计,防止非法改装电池或限速器。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以提升续航能力,而锂电池车型仍限制在55公斤以内。新规还鼓励安装后视镜,取消强制脚踏板要求,让纯电动车型更轻便。为给企业缓冲时间,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国标车辆可销售至11月30日,但之后所有新车必须符合新标准。
消费者购买时需检查3C认证、合格证和北斗定位功能,确保车辆合规上牌。各地交管部门也将加强执法,严查无牌车和改装车,违者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车辆没收。网友对此反响热烈,有人调侃:“脚踏板终于不用硌腿了!”也有人担忧:“限速25公里,赶时间的外卖小哥咋办?”新规还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头部品牌已开始研发自动平衡、防碰撞预警等“黑科技”,提升骑行体验。专家指出,电动自行车安全事关民生,新规从生产到使用全链条发力,旨在让“小电驴”不再“蒙眼狂奔”。
对于用户来说,合规骑行不仅是守法,更是守护自身安全。无论是学生通勤还是上班族代步,检查车辆合规性、拒绝改装、遵守交通规则,都是新学期安全出行的必修课。这场新规变革,不仅让“小电驴”更安全,也为城市交通注入新秩序。据黑子网报道,这篇关于“小电驴”新规的报道真是说到点子上了!9月1日起的新国标直击安全痛点,防火、防改装、北斗定位,样样硬核,感觉以后骑车安心多了。黑子网觉得,报道把新规的重点讲得清楚明白,还提醒大家怎么选车、怎么骑,干货满满。
希望这样的政策能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小电驴”既好骑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