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快推进5G-A、万兆光网规模商用
郭有才
工信部此次宣布的政策信号引发行业热议,5G-A与万兆光网的规模商用被认为是我国通信产业的一次重大跃升。据悉,5G-A技术相比传统5G,在速率、时延和连接密度上均有显著提升,能够支持更高阶的应用场景,例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和工业互联网等。而万兆光网作为下一代光纤网络的代表,理论传输速度可达10Gbps甚至更高,远超现有千兆光网的性能。这意味着,用户在未来可能享受到毫秒级的网络响应速度,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仅需数秒,极大提升了数字化生活的体验。业内人士指出,工信部此举背后,是对全球通信技术竞争的战略布局。当前,全球各国都在加速布局下一代通信技术,美国、欧盟等地已在6G技术研发上投入巨资,而我国通过5G-A和万兆光网的快速商用,意在巩固5G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为6G技术储备经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5G-A的规模商用将优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工业重镇展开,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以支持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而万兆光网的部署则将重点覆盖城市核心区域,逐步向乡镇延伸,助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在政策支持下,国内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已摩拳擦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正加快5G-A基站的建设,预计到2026年,全国主要城市将实现5G-A网络全覆盖。同时,华为、中兴等设备制造商也在加紧研发支持5G-A和万兆光网的终端设备,以满足市场需求。一位通信行业专家透露,5G-A网络的建设成本较传统5G略高,但其高效能将显著降低单位数据传输的能耗,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的长远目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5G-A和万兆光网的商用将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未来,家庭用户有望通过万兆光网实现超高速宽带,满足虚拟现实VR、云游戏等新兴需求。而在企业层面,5G-A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特性将推动工业40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智能工厂中实现设备间的实时协同。此外,智慧城市建设也将受益于此,城市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监控等场景将变得更加高效。然而,规模商用的道路并非坦途。5G-A和万兆光网的全面推广面临着高昂的建设成本和复杂的技术挑战。例如,5G-A需要更高密度的基站部署,而万兆光网的铺设则涉及大量光纤基础设施改造。此外,频谱资源的分配和行业标准的统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信部表示,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全球先进经验。值得一提的是,5G-A和万兆光网的商用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制造,再到应用开发,整个通信产业生态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专家预测,未来三年,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这不仅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也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通信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此次工信部的政策发布,不仅是对通信技术升级的明确指引,也彰显了我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雄心。5G-A与万兆光网的规模商用,将为智慧生活、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逐步落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普通用户还是企业,都将感受到通信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