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众望获颁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6岁清华大学博士生庞众望,从贫困家庭逆袭成才,获评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以684分考入清华,肩负家庭重担仍坚持科研报国,感动无数网友,其励志故事引发热议。
芥末小章鱼
在河北沧州吴桥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庞众望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无忧无虑。1999年出生的他,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家庭: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母亲因先天性脊柱裂下肢残疾,靠轮椅出行他自己还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命悬一线。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这个少年肩上,但他却用乐观与坚韧,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逆袭之路。2024年8月16日晚,庞众望获颁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站在央视舞台上的他,笑容温暖,眼神坚定,仿佛在诉说:无论命运如何,他始终选择向前。

庞众望的故事,始于他小时候的坚持。母亲庞志芹虽身患残疾,却始终用乐观感染着他。她不识字,却给儿子取名“众望”,寄托了对他读书成才的期望。家境贫寒,庞众望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捡废品补贴家用,还要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初中时,母亲重病住院,他挨家挨户借钱,晚上守在病床前复习功课。2017年高考,他以68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60分降分录取资格,进入精密仪器系。那一刻,他不仅给了母亲一个惊喜,也让全村人为之振奋。
进入清华后,庞众望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入校园,他曾因家庭背景而感到自卑,害怕“有负众望”。但在清华鼓励探索的环境中,他逐渐找到方向。大三时,他参与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惊喜地发现自己对科研的热爱。一次洗澡时的灵感,让他构建出一套全新实验思路,拿下人生第一项发明专利,并发表了首篇SCI论文。这份成功让他确信,自己能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2021年,他选择直博,继续在精密仪器系深造,攻关超稳激光相位噪声测量等尖端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庞众望的励志故事不仅止于个人奋斗。2020年,母亲庞志芹因病去世,年仅48岁。临终前,她叮嘱儿子“为国家多做贡献”。这句话成了庞众望心中的灯塔。他婉拒了许多爱心人士的资助,表示学校的助学金已足够,希将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如今,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三篇SCI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还获得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他的目标明确:科研报国,用技术突破惠及更多人。2024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庞众望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女孩因他的经历走出低谷,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故事不仅属于自己,还能激励他人。黑子网用户纷纷留言:“从捡废品到清华博士,太励志了!”还有人感慨:“庞众望的名字,真是他一生的写照。”然而,网络上也曾流传他获得300万奖学金并设立教育基金的传言。对此,庞众望澄清,称未获巨额奖金,但会继续努力,不辜负母亲的期望。颁奖辞中,“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深深打动了观众。庞众望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力量,从贫困少年到清华博士,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也成为无数人眼中的榜样。
站在科研前沿的他,仍在为国家重大需求攻关,未来,他希望用更多成果回报社会。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科技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叫科技。”庞众望的故事,是一曲不负众望的青春赞歌,也是一个时代向上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