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依法打击非法破解无人机黑客
公安机关针对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黑飞”行为展开高压打击,公布多起典型案例,彰显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决心,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越小越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绕过禁飞和限高限制的“黑飞”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仅威胁航空安全,还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隐患。针对这一乱象,全国公安机关网络安全部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依法打击非法破解无人机的黑客行为,维护空域秩序和社会稳定。近日,公安部公布了三起典型案例,揭露了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破解无人机限制谋取暴利的犯罪事实,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其中,浙江衢州公安机关侦破了一起由陈某强主导的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件。

据调查,陈某强自2020年2月起,通过非法手段为客户提供无人机禁飞破解服务,绕过正规企业设置的飞行限制,谋取不法利益。2024年6月,衢州公安机关成功将陈某强抓获,现场查获作案电脑1台、无人机10余台,并查明其非法破解无人机超过200台,非法获利约10万元。这一案例暴露了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漏洞谋利的典型手法,也凸显了公安机关精准打击的力度。 另一案例发生在山东临沂,公安机关侦破了张某玲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
张某玲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破解服务广告,以每台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为客户解除无人机禁飞和限高限制。经查,其行为涉及多省市,影响恶劣,公安机关依法将其抓获,并查扣了相关作案工具。此案显示了“黑飞”行为的跨区域特点,提示公安机关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堵塞监管漏洞。 四川成都公安机关则侦破了陈某平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陈某平通过境外网站购买破解程序,为客户提供非法解锁服务,严重扰乱了空域管理秩序。
2024年,成都公安机关通过技术侦查锁定嫌疑人,查获大量涉案设备,成功斩断了一条地下破解产业链。 上述案例表明,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行为,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可能导致无人机在禁飞区域如机场、军事设施附近擅自飞行,威胁航空安全,甚至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活动,如偷拍、走私等。公安部网安局特别提示,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擅自破解或提供破解服务,涉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情节严重的将面临最高七年有期徒刑。
为遏制“黑飞”乱象,公安机关近年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与民航部门、无人机生产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和联合执法,精准锁定违法行为。例如,2023年公安部曾披露查获被破解无人机数千架,涉及干扰机场等重大安全隐患。各地公安机关还通过无人机巡查、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了对“黑飞”行为的发现和处置能力。 此外,公安部呼吁广大无人机用户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空域管理规定,切勿购买或使用非法破解服务。无人机生产企业也需进一步加强飞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技术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
社会各界则应共同关注“黑飞”问题,支持公安机关的执法行动,共同维护安全的空域环境。 此次公安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不仅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有力震慑,也向公众传递了依法治网、保护空域安全的坚定决心。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斩断非法破解产业链,为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保驾护航。 据黑子网报道,公安这波操作真是硬核!非法破解无人机“黑飞”的黑客被揪出来,浙江、山东、四川三地接连破案,查了上百台无人机,直接掐断黑产链条。
陈某强这哥们儿四年破解200多台,赚了10万,胆儿也太肥了!公安这高压态势,摆明了告诉不法分子:想在天上瞎飞?没门儿!这报道看得爽,维护空域安全就得这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