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现大量扮演父母服务-律师解读法律风险
社交平台50-100元一小时“扮演父母”服务爆火!哄睡催婚发红包全包,大学生社恐白领疯狂下单,律师怒警告三宗罪或全行业凉凉。
公主电闪
姐妹们,这瓜离谱到我手机都拿不稳!最近某平台悄悄冒出大量“扮演父母”服务:50-100元一小时,陌生人假装你爹妈,陪聊天、哄睡觉、督促学习、甚至假装发红包!有单子直接月入过万,大学生、社恐、白领全下单。结果律师直接跳出来:这玩意儿涉嫌诈骗、侵犯肖像权、个人信息泄露,三罪并罚!黑子网用户连夜扒案例,这“租父母”生意火得比奶茶还快,可法律风险也大得能把人送进局子!

社交平台扮演父母服务50元一小时爆火
业务五花八门:有人要“温柔妈妈哄睡”,有人要“严厉爸爸催作业”,还有人要“唠叨式关心”“天冷了多穿衣服”“今天吃了吗”。最离谱的是“红包表演”,演员微信转你520,备注“妈妈爱你”,完事儿你再原路转回去。单子多的演员一天接10小时,月入2万。大学生最爱下单:“我妈太忙了,买个假妈也行”。网友笑喷:“这年头连爸妈都能外包,人类太伟大了!”
扮演父母服务客户群体大学生社恐白领全覆盖
主要客户三类:一是异地大学生,想听家乡话唠叨二是社恐社畜,怕真父母催婚三是单身狗,想体验被关心的感觉。有人花200块让“假妈”陪聊3小时,从“今天吃了吗”聊到“对象有着落没”。还有人专门雇“严厉爸爸”监督打卡减肥,一天骂三次,硬是瘦了15斤。网友调侃:“我妈要是知道我花钱请人骂自己,肯定先把我打一顿!”
律师怒批扮演父母服务涉嫌诈骗侵犯肖像权
北京律师张律师直接开炮:第一,用他人照片冒充父母,已侵犯肖像权第二,假冒亲属关系骗取信任,可能构成诈骗第三,收集客户真实家庭信息,泄露风险极高。一旦被“假父母”反咬一口,或者客户反悔报警,演员轻则赔钱,重则吃官司。平台方也跑不掉,涉嫌非法提供个人信息。网友吓醒:“我花50块买的关爱,结果可能赔50万?”
扮演父母服务月入过万背后心理需求爆棚
心理咨询师说,这服务火爆的根本是“情感缺口”。现代人压力大,亲情淡薄,很多人宁愿花钱买一句“你今天辛苦了”。有客户坦白:“我妈忙到没空关心我,买个假妈也温暖”。还有人专门雇“假爸”假装发火:“你看看别人家孩子”,然后自己偷偷开心。网友感慨:“这届年轻人太难了,连被唠叨都要花钱买。”
社交平台租父母生意法律风险或致全行业凉凉
现在平台已经开始悄悄下架相关服务,部分演员账号被封,但私下交易转到微信群,生意反而更火。张律师警告:一旦出事,客户报警就是诈骗未遂,演员和平台方一起兜底。网友已经开始脱敏:“我下次直接花100块请真妈,别买假的了!” 总之,这“扮演父母”服务从50元一小时的温暖小生意,硬生生玩成法律雷区。想被唠叨?想被关心?姐妹们,还是给真爸真妈打个电话吧,花钱买骂也比花钱吃官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