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型农机已上线 助力秋收好“丰”景
大圆哥
金秋十月,田野里稻浪翻滚,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在这希望的田野上,一个名叫李大壮的普通农民,最近成了村里热议的“网红”。不是因为他会唱歌跳舞,而是因为他搞到了一台传说中的新型农机“丰收先锋号”。这台农机据说能一机多用,收割、脱粒、打包一条龙,效率比传统农机高出三倍,村里人听说后都炸开了锅。李大壮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种了三十亩水稻,每年秋收都忙得脚不沾地。往年,他得请七八个帮工,累死累活十来天才能收完。今年,他听说县里推广了一款新型农机,号称“智能高效”,还能自动导航避开田里的障碍物。大壮一咬牙,拿出积蓄,又贷款了一部分,买下了这台“丰收先锋号”。机器刚送到村口,就引来了一群村民围观,有人羡慕,有人质疑:“这玩意儿真有那么神?别是花架子吧!”第一天试机,田野上热闹得像过节。机器轰鸣,稻谷在“丰收先锋号”的刀片下整齐倒下,脱粒后直接打包,连稻草都能自动处理。大壮站在田埂上,看着机器在田里自动穿梭,笑得合不拢嘴。不到一天,十亩地就收完了,效率高得让围观的村民直呼“神器”。更神奇的是,这台农机还有个智能屏幕,能显示土壤湿度和作物状态,提醒啥时候该施肥,啥时候该浇水。大壮乐呵呵地说:“这家伙比我还懂种地!”消息传开后,村里其他农户坐不住了,纷纷跑来问大壮借机器。大壮倒也大方,免费借给邻居王大爷试用了一天。王大爷六十多岁,体力跟不上,往年收割都靠儿女回来帮忙。这次用上新农机,半天就收完五亩地,王大爷激动得逢人就夸:“这机器真是救命啊!省力又省心,秋收从没这么轻松过!”一时间,村里掀起了“农机热”,大家都在打听这台“丰收先锋号”咋买,县里农机站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不过,事情也没那么一帆风顺。大壮发现,新型农机虽然好用,但维护成本不低。机器的零件得定期更换,智能系统还得时不时更新软件,费用让大壮有点心疼。更别提村里有些老派农民,觉得机器冷冰冰,哪有手割稻子来得有“感觉”。还有人酸溜溜地说:“大壮这是显摆,买个机器还不是为了当村里的大款?”这些闲言碎语让大壮有些烦,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科技是好东西,习惯了就知道它的好。”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新型农机,大壮主动联系了县里的农机推广站,组织了一场“田野示范会”。那天,村里田埂上站满了人,连隔壁村的农户都赶来看热闹。农机站的技术员现场演示“丰收先锋号”的操作,还教大家怎么用手机App远程控制机器。演示结束,掌声响成一片,不少农户当场下了订单。技术员还透露,这款农机是县里联合科研机构研发的,专门针对本地土壤和作物特点设计,未来还会推出更便宜的型号,争取让每家每户都用得起。秋收尾声,大壮的三十亩地早早收完,粮食卖了个好价钱。他还用农机帮村里几户困难户免费收割,得了个“田野好人”的称号。站在金黄的田野上,大壮感慨:“这新型农机不只是机器,是咱们农民的希望啊!有了它,秋收不再是苦差事,田野上真能种出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