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4国教育行政人员在蓉探讨STEM教育经验
勤奋的小李哥
近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的教育行政人员齐聚成都,参加一场以STEM教育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分享各国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领域的经验与实践,深化教育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教育重镇,凭借其在科技创新与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理想举办地。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STEM教育的课程设计、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跨国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来自新加坡的代表分享了其国家在STEM课程整合方面的成功案例,强调通过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马来西亚代表则介绍了如何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从而提升STEM教育的实际效果。来自巴基斯坦的参会者表示,STEM教育在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师资不足和设备短缺的挑战,亟需国际合作与资源支持。 中国作为东道主,展示了近年来在STEM教育领域的显著成果。成都本地多所学校通过引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编程课程以及校企联合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场景。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近年来积极推动STEM教育改革,通过建设区域性教育资源中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此外,中国还提出通过线上教育平台与沿线国家共享课程资源,帮助欠发达地区提升STEM教育水平。 与会者一致认为,STEM教育不仅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沿线国家可以通过教育合作,共享优质资源,缩小教育差距。例如,泰国代表提出,希望通过与中国高校合作,引入更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课程,培养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哈萨克斯坦代表则建议建立跨国STEM教育联盟,通过教师互访、学生交换等方式,增强各国间的教育联系。 此次研讨会还探讨了如何通过STEM教育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来自印度的教育官员表示,STEM教育不仅关乎技术,更应融入跨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会议期间,成都本地学校还组织了文化展示活动,让各国代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如书法、茶艺和川剧,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与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达成多项合作意向。部分国家表示将联合开发STEM教育课程,探索建立区域性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此外,成都本地高校与多家国外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展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学生交流项目。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互联互通,为培养全球化视野的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会议最后,与会者共同发表了成都STEM教育合作倡议,呼吁沿线国家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STEM教育中的挑战,推动教育公平与创新发展。这不仅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注入新动力,也为全球STEM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成都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地,再次展现了其在国际教育合作中的重要角色。未来,四川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助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教育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