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北部连日强降雨 清迈水坝13年来首次开闸泄洪
李丽欣
近日,泰国北部遭遇连日强降雨,清迈省成为重灾区,多个地区陷入严重洪水危机。据泰国气象部门数据,受热带风暴“帕卡”和季风雨的共同影响,清迈及周边省份自8月初以来降雨量已突破历史同期纪录,部分地区24小时降雨量高达200毫米以上。清迈省的平河Ping River水位持续上涨,9月25日达到53米的警戒线,创下50年来最高纪录,迫使当地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位于清迈上游的湄昂水坝Mae Ngat Dam水库水位已达113容量,8月3日,管理部门宣布13年来首次开闸泄洪,以避免水坝崩塌风险。这一决定引发了下游地区的大规模洪水,直接影响清迈市区及周边乡村。清迈作为泰国北部旅游重镇,此次洪水对当地经济和民生造成了巨大冲击。清迈夜市、塔佩门等知名景点被洪水淹没,水深最深处达1米,众多商铺被迫关闭。清迈火车站因洪水侵入暂停运营,连接曼谷的北部铁路线暂时改至南部的兰帕站始发。清迈国际机场虽保持正常运营,但周边道路积水严重,游客出行受阻。社交媒体上,网友分享了清迈市区居民涉水而行的画面,有人感叹:“清迈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洪水,仿佛整座城市被泡在水里!”一位当地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家的小店被洪水冲毁,损失惨重,但我们会坚持下去。”洪水的肆虐不仅限于人类社区,连清迈的动物保护区也未能幸免。位于清迈郊区的象园自然公园Elephant Nature Park被洪水围困,园内125头大象、800只狗和2500只猫等动物面临生命威胁。救援人员动用船只和绳索,艰难地将大象转移到高地,但仍有两头大象不幸被洪水冲走身亡。公园负责人萨恩杜安表示:“这是我们经历过的最严重的洪水,医疗室被毁,车辆被冲走,但我们必须为这些动物坚持战斗。”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有人留言:“看到大象在洪水中挣扎,心都碎了,感谢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泰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清迈省政府设立了数十个避难所,收容受灾居民,并组织志愿者通过船只和象队为被困社区运送物资。泰国灾难预防与减灾署报告称,截至8月5日,北部20个省份受洪水影响,超18万户家庭受灾,49人死亡,28人受伤。清迈省的6个区、16个次区和36个村庄受灾最为严重,922户家庭受到直接影响。此外,洪水还引发山体滑坡,导致部分山区道路中断,救援工作面临更大挑战。清迈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分析,洪水加剧的原因除强降雨外,还与上游土地使用变化有关,如农业开垦和采矿导致泥沙流入河道,阻塞了排水系统。此次洪水还引发了关于水资源管理的热议。清迈的洪水危机部分归因于湄公河上游水坝的操作。环保组织“Rak Chiang Khong”负责人尼瓦特指出,中国和老挝境内的水坝调节水流,可能加剧了下游洪水风险。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展开激烈讨论,有人认为:“上游水坝放水是洪水加剧的罪魁祸首!”但也有专家澄清,洪水主要由极端降雨引发,水坝开闸是为了避免更大灾难。泰国议会环境委员会已计划召开论坛,讨论湄公河水坝项目对清迈等地的潜在影响。尽管洪水带来巨大破坏,清迈人民的抗洪精神令人动容。志愿者们日夜奋战,为受灾居民分发食物和清洁用水。清迈当地的佛教寺庙也成为避难所,僧侣们冒着洪水为受灾者提供精神支持。一位名叫阿帕的志愿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洪水无情,但我们有爱。清迈人会一起渡过难关!”清迈省政府表示,已拨款20亿泰铢用于灾后重建,计划通过短期、中期和长期方案恢复受灾区域的正常生活。这场洪水危机不仅是对清迈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泰国水资源管理能力的一次检验。面对愈发频繁的极端天气,泰国政府和民众都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从清迈的抗洪一线到网络上的热烈讨论,“清澈的爱,只为家园”的精神在洪水中熠熠生辉。无论洪水如何肆虐,清迈人民用行动证明,他们有能力在这场巨变中筑起希望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