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破获11.6亿港币洗钱案-首次披露资金流向多个离岸账户
香港警方在油尖警区展开“战盾”行动,成功捣毁一个由黑社会头目操控的洗钱网络,该团伙活跃于九龙西地区,主要通过经营非法赌博场所、勒索及诈骗等手段获取犯罪所得,再利用傀儡银行账户清洗逾11.6亿港元黑钱。行动中警方拘捕15名本地男女,包括主脑及骨干成员,检获现金及财物价值2470万元,并冻结9个银行户口共160万元存款,此举重创黑社会财政命脉,有效遏制三合会跨境犯罪活动。
徐依莎
香港警方战盾行动细节
香港警方油尖警区刑事部联同海关、税务局及廉政公署等部门,自去年起针对三合会洗黑钱活动展开代号“战盾”的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于2025年11月13日正式执行,历时数月的情报收集与部署,最终锁定一个以黑社会头目为首的犯罪集团。该集团长期盘踞九龙西地区,通过开设地下赌档、非法放债、暴力勒索以及网络诈骗等多项非法途径,累计产生巨额犯罪收益。这些收益被迅速注入一个复杂的洗钱链条中,包括利用多名“跑腿”人员开设傀儡银行账户、跨境转账以及伪装成合法贸易的资金转移方式。
警方在行动中突击搜查多个涉案地点,包括一间位于油麻地的非法赌档和几处藏匿现金的民居,现场缴获大量现金、赌博工具、假冒支票以及用于转账的电子设备。被捕的15名嫌疑人年龄介乎25至58岁,其中包括3名核心骨干,他们涉嫌串谋洗黑钱、经营赌博场所及勒索罪名。初步调查显示,该集团已清洗的资金总额高达11.6亿港元,其中部分资金疑似源于跨境诈骗案,甚至涉及内地及东南亚地区的黑钱流入。警方表示,此次行动不仅切断了该集团的资金来源,还为后续追查上游犯罪提供了关键线索。
行动负责人强调,“战盾”行动将持续推进,旨在全面打击黑社会对香港金融体系的渗透。通过此次描述,可以看出香港警方在情报共享与跨部门协作方面的成效显著,这不仅体现了执法机构的决心,也反映出香港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的制度优势。长远来看,这样的精准打击有助于减少黑社会对社区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健康发展。
11.6亿港币洗钱网络瓦解影响
此次洗钱案的瓦解对香港黑社会生态产生了深远冲击。该集团作为九龙西地区三合会分支的财政支柱,其崩塌直接导致相关犯罪活动资金链断裂,预计将迫使下游非法赌档和放债集团陷入困境。警方冻结的银行账户和检获的2470万元现金,不仅是即时战果,更象征着对犯罪资金的零容忍态度。从经济角度解读,这一网络的运作模式高度依赖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便利性,包括快速的跨境汇款和虚拟资产交易通道,但也暴露了监管漏洞。譬如,集团利用数十个傀儡账户进行小额分散转账,以规避反洗钱监测系统,这在全球洗钱案中较为常见,却在香港的高透明度环境下最终败露。
瓦解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已介入审查相关银行的合规流程,预计将推动更严格的账户开立审核和交易追踪机制。社会层面,此案提醒公众警惕诈骗与非法借贷陷阱,许多受害者正是普通市民被高利贷或假冒投资骗局拖入深渊。解读其影响,还需关注潜在的连锁反应:黑社会资金短缺可能引发内部权力斗争,或转向更隐蔽的线上犯罪形式,如加密货币洗钱。总体而言,这次行动强化了香港作为法治社会的形象,增强了市民对执法的信心,同时为国际反洗钱合作提供了宝贵案例,推动“一国两制”框架下金融安全的进一步巩固。
三合会洗黑钱犯罪打击分析
针对三合会洗黑钱犯罪的打击,此案凸显了香港警方从情报驱动向科技赋能的转变。传统上,三合会通过层级化的网络操控洗钱,但此次“战盾”行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AI监测工具,成功追踪资金流向,实现了对集团主脑的精准定位。分析显示,该集团的犯罪得益主要源于黄赌毒链条,其中赌博场所贡献了近半资金,这些场所往往伪装成娱乐中心,吸引本地及游客涉赌。勒索部分则针对中小商户,采用暴力威胁结合网络曝光的双重手段,造成广泛社会恐慌。
诈骗环节更趋数字化,利用社交平台散布虚假投资信息,诱导受害者转账后迅速清洗。警方在行动中强调跨部门协作的重要性,海关协助拦截潜在跨境现金走私,税务局审查异常报税记录,而廉政公署则防范内部腐败风险。这种多方联动模式,不仅提升了行动效率,还降低了犯罪集团的逃脱空间。从更广视角分析,三合会洗钱案往往与全球黑钱网络交织,此次破获或将牵动东南亚及欧洲的相关调查,助力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未来打击策略需加强公众教育,如推广反诈骗App和社区讲座,以提升市民辨识能力。
同时,立法层面可考虑强化虚拟资产监管,堵塞新兴洗钱通道。总体分析,此案标志着香港反黑行动进入新阶段,预计将显著降低三合会经济影响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