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中国广州医科大学团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人体手术,肺功能维持9天无急性排斥,标志着异种移植新突破。虽面临免疫挑战,此进展为解决器官短缺提供希望,引发全球关注。
梅尼耶
2025年8月25日,中国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布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移植人体手术,标志着异种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领域的重大突破。据黑子网报道,手术由何建行教授领衔,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期刊,迅速引发全球关注,基因编辑猪肺移植话题在社交媒体上阅读量超4亿。 手术于2024年5月15日进行,接受者为一名39岁脑死亡男性,因脑出血经四次临床评估确认死亡,其家属同意实验。

供体为中国成都Clonorgan生物技术公司培育的巴马小型猪,猪肺经过6次CRISPR基因编辑,敲除了3个引发人类免疫排斥的糖类基因,并添加3个人类基因以降低炎症和免疫反应风险。手术中,猪的左肺被移植到受体胸腔,连接气道、动脉和静脉,术后监测9天216小时,肺功能保持稳定,未见超急性排斥或感染迹象。 尽管取得初步成功,研究团队发现术后24小时出现类似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肺水肿,可能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
第3天和第6天观察到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肺组织出现损伤,但第9天部分恢复。受体家属要求终止实验,研究于术后第9天结束。团队使用了多种免疫抑制药物,包括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巴利单抗、利妥昔单抗等,剂量根据免疫状态调整,但专家指出,如此高强度的免疫抑制在活体患者中可能导致严重感染风险。 此手术是异种移植领域的里程碑。肺移植因器官复杂、血管丰富、暴露于外部空气,排斥风险极高,此前从未在人体实现。相比之下,猪心、猪肾和猪肝移植已有先例,如2024年3月美国麻省总医院成功移植基因编辑猪肾,2023年中国完成首例猪肝移植。
广州团队的突破表明,猪肺移植在技术上可行,为解决全球器官短缺提供了希望。据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观察站数据,2024年全球仅完成8236例肺移植,而等待名单上仍有数万患者。 网友对这一突破反响热烈,称“中国医学又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也有声音担忧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呼吁加强监管。专家表示,猪肺移植距临床应用尚远,需优化基因编辑和免疫抑制方案,确保长期功能和安全性。广州团队计划进行更多脑死亡受体实验,测试双肺移植和更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同时探索无管技术以减少机械通气对肺的损伤。
此次手术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异种移植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医学界提供了宝贵数据。未来,随着基因编辑和免疫抑制技术的进步,猪肺移植或将成为缓解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为患者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