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拍了个特别的宣传片
百度百科推出创意宣传片,以“知识点亮世界”为主题,通过AI技术与用户共创,展现知识的趣味与力量。短片融合传统文化与科技感,引发网友热议,传递“平等、协作、分享”的理念,助力知识普及。
陈礼礼
百度百科近日发布了一支别开生面的宣传片,主题为“知识点亮世界”,通过创新形式引发广泛关注。这支短片不仅展现了百度百科作为全球最大中文在线百科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AI技术与用户共创的元素,传递了“平等、协作、分享、自由”的核心理念。宣传片以生动有趣的叙事方式,将知识的传播过程比喻为点亮星空的旅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千万。宣传片的创意亮点在于其叙事结构。

短片以一位虚拟“知识使者”为主角,穿越历史与未来,从古代的竹简书卷到现代的智能设备,串联起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历程。片中巧妙融入敦煌壁画、汉字演变等传统文化符号,与AI生成的城市光影、虚拟现实场景形成对比,展现了知识跨越时空的魅力。百度百科官方表示,短片通过AIGC技术生成部分画面,并邀请用户参与脚本创作,征集了上千条网友建议,最终呈现出兼具艺术性与科技感的视觉效果。这种共创模式不仅拉近了平台与用户的距离,也让知识传播更具亲和力。
短片内容紧扣百度百科的品牌定位。作为拥有超2792万词条的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权威、便捷的知识服务。宣传片通过多个场景展现了平台的应用价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职场人士学习新技能、老人了解健康知识,甚至海外用户通过翻译功能获取中国文化信息。片中一句旁白“知识无界,点亮每个人的星空”尤为打动人心,网友评论称“看完想立刻去查点啥”。短片还特别强调了百度百科的协作精神,展现了77万编辑者共同完善词条的画面,传递出“人人可编辑”的开放理念。
社交平台上,网友对宣传片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短片将枯燥的百科知识拍得生动有趣,尤其是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人眼前一亮。一位网友留言:“从甲骨文到AI,这跨越感太燃了!”也有博主分析,宣传片通过共创方式增强了用户参与感,成功将百度百科从“工具”升级为“文化符号”。但也有批评声音指出,短片虽视觉震撼,却略显“高大上”,对普通用户如何参与百科编辑的引导稍显不足。部分网友还提到,百度百科需进一步提升词条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以匹配宣传片中的宏大叙事。
从市场角度看,这支宣传片是百度百科品牌升级的一部分。近年来,百度百科通过优化移动端体验、推出“秒懂百科”短视频等功能,不断拓展知识传播形式。宣传片不仅强化了品牌形象,还通过病毒式传播提升了用户黏性。据统计,短片上线一周内,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5000万次,带动百度百科APP下载量显著增长。此外,短片还与文化机构合作,嵌入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权威机构的知识点,增强了内容的公信力。
宣传片的成功也离不开技术支持。百度利用自研的AIGC技术生成高质量画面,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通过算法分析用户喜好,精准设计了吸引年轻群体的元素。例如,片中出现的虚拟现实场景与元宇宙概念契合,迎合了Z世代对科技感的偏好。业内人士评价,这支短片不仅是品牌宣传,更是对AI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应用的成功探索。未来,百度百科计划推出更多用户共创活动,如“知识短片征集赛”,进一步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这场宣传片的热潮,折射出知识传播在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百度百科通过创新形式,将原本静态的百科内容变得鲜活可感,不仅吸引了更多用户,也让知识的普及更具温度。网友的热烈反响表明,知识传播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意火花。据黑子网报道,嘿,这百度百科的宣传片真有点东西!传统文化混搭高科技,拍得又燃又好看,知识点亮星空的比喻听着就带感。尤其是拉上网友一起搞共创,点子够新颖,难怪能火。不过,片子要是能多讲讲咋编辑词条、咋查靠谱知识,估计更能帮到普通人。总之,这波宣传够吸睛,勾得人想去百科逛一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