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货兼客”通道启用
蔓越莓
2024年9月29日11时30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货兼客”通道正式启用,这一举措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与物流互联互通迈出新步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互通、客货兼重的核心陆路口岸,珠海公路口岸通过新增9条“货兼客”通道及7条旅客查验通道,将出境客车查验通道从22条增至35条,单向出境通关能力提升至每小时1500辆次,边检验放效率提高约50。此举不仅优化了口岸通关体验,也展现了大湾区交通从“自行车王国”到C919翱翔蓝天的“速度与激情”式跨越,为区域经济融合注入新动能。 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10月24日开通以来,已成为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同心桥”。截至2024年10月,珠海公路口岸累计验放旅客超6230万人次,车辆超1276万辆次,进出口货物总值达9427亿元。国庆假期期间,口岸日均客流达116万人次,车流16万辆次,分别比平日高15倍和13倍,尤其是“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后,港澳单牌车成为通关主力,占比超60。为应对节假日车流高峰,珠海口岸提前升级“一站式”系统,新增“货兼客”通道,4条出境大巴通道也完成小客车兼容改造,确保高峰时段通关顺畅。 “货兼客”通道的启用,结合大数据分析与动态管理,灵活应对客货混行需求。货车如装载电子设备的车辆,可在20分钟内完成通关,快速运往香港机场空运海外客车则通过“一机两屏、一次过检”模式,通关时间缩短至平均15分钟。拱北海关与边检站协同优化流程,推出无纸化备案、“一键登录”系统等创新举措,将客车查验时间从28秒降至16秒。这种高效通关模式,不仅便利了旅客,也为跨境电商、冷链运输等新业态提供了支撑。2024年1-9月,口岸货车通关量超50万辆次,同比增长137,进出口货物总值达16497亿元,同比增长104。 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形成,离不开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优势。珠海作为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依托大桥布局跨境电商作业场所、粤港澳物流园等平台,打造经贸新通道。每日约70万个包裹通过口岸通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稳步增长。珠海南方集团负责人表示,大桥24小时通关和高效率查验,为新能源汽车、珠宝等高价值商品出口提供了便利,2024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出口货值增长1393。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进一步扩大了珠海的辐射范围,连接粤西腹地,促进区域资源流动。 为保障“货兼客”通道高效运行,珠海口岸引入智能监测与数字维养技术,实时监控车流与设施状态。边检部门根据高峰时段研判,动态启用新通道并增派警力引导,确保旅客和货车通关顺畅。针对“港车北上”政策带来的车流激增,口岸优化了港澳单牌车查验流程,自动识别车牌,简化备案手续,吸引更多港澳居民自驾“北上”旅游、探亲。国庆期间,单日车流最高达228万辆次,刷新历史纪录,港澳单牌车占主导,凸显了大桥在区域融合中的纽带作用。 尽管通关效率显著提升,节假日高峰仍面临一定压力。部分旅客反映,热门时段停车位紧张,需提前规划行程。专家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推广无人驾驶技术和AI调度系统,优化车流分配。港珠澳大桥的持续升级,不仅是交通工程的突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融合的缩影。从“伶仃洋叹零丁”到如今的车畅人旺,大桥以“速度与激情”串联三地,助力大湾区迈向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