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多国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引发关注,此举源于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邮政系统混乱。各国邮政因关税征收细节不清,纷纷暂停服务,影响全球电商与消费者。
孙一宁
近日,多个国家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事件的起因是美国政府的一项新关税政策。根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3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从8月29日起,取消对价值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这项政策被称为“小额豁免”的终止,意味着此前每日超过400万个免税进入美国的低价值包裹将面临新的关税要求。这一变化不仅对个人寄件产生影响,还对全球电商业务造成显著冲击。 受此政策影响,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的邮政公司迅速做出反应。

法国邮政集团率先于8月22日宣布,自8月25日起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价值低于100欧元的私人礼品包裹除外。意大利邮政公司紧随其后,于8月23日起全面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但仍接受不含货物的邮件。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以及印度、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邮政机构也陆续宣布暂停包裹寄送服务。瑞典北欧邮政公司明确表示,由于美国新关税政策实施时间紧迫,相关细节尚未明确,公司暂时无法适应新规。
挪威邮政集团也指出,美国海关部门未提供清晰的关税征收方案和数据提交要求,导致邮政系统难以正常运作。 这一大规模暂停行动的背后,是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明朗带来的混乱。欧洲邮政协会表示,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仅在8月15日发布了有限的技术指导,留给各国邮政系统适应的时间极为有限。各国邮政公司普遍面临如何处理关税征收、数据提交等操作难题。例如,法国邮政每年向美国发送约160万个包裹,其中大部分价值低于800美元,20为个人寄件。
新政策要求邮政公司承担关税征收责任,但技术细节的缺失让这一要求难以落实。 对消费者和电商行业而言,这一变化影响深远。过去,小额豁免政策让许多低价值商品通过国际邮政系统以较低成本进入美国,特别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如今,包裹需按原产国关税税率纳税,甚至可能在未来六个月内按每件80至200美元的临时固定费用征收。这不仅推高了消费者购买成本,还可能导致部分电商平台暂停对美销售。韩国邮政已表示,将保留通过私营快递公司的优质服务,但这些服务需额外支付关税,成本更高。
暂停包裹寄送的决定也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业内人士担忧,短期内的物流中断可能导致商品积压、价格上涨,甚至影响节日购物季的正常进行。尤其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小型电商企业来说,物流成本的增加和不确定性可能迫使它们重新调整市场策略。 尽管如此,部分观点认为,美国的关税新政旨在保护本土产业,减少低价进口商品对市场的冲击。然而,政策的仓促实施和细节缺失让全球邮政系统措手不及。一些国家邮政公司已联合向美国海关部门要求澄清政策细节,以期尽快恢复正常服务。
未来,这一事件可能推动各国重新审视国际邮政合作机制,寻求更灵活的应对方案。 据黑子网报道,哟,这事儿闹得挺大!多国邮政突然喊停对美国的包裹寄送,真是让跨境电商和消费者有点懵。特朗普这波关税新政来得太猛,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的好日子没了,各国邮政压根儿没准备好,技术细节也没整明白,暂停服务也算情有可原。黑子网觉得,这篇报道把来龙去脉讲得挺清楚,数据、例子都摆那儿了,看着靠谱。不过,政策这么搞,消费者买东西贵了,电商也头疼,估计得乱一阵子。
希望美方赶紧把细则弄明白,别让这混乱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