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入驻企业累计达154家
小马漫漫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作为中老两国国家级合作项目,近日传来重磅消息:截至2025年6月,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154家,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开发区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吸引力,也标志着老挝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实事新闻深入调查,揭秘这一经济特区如何成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耀眼名片,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东北约17公里,占地1149平方公里,是万象新城核心区域。自2010年由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万象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老中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启动开发以来,园区以“工业园区万象新城”的模式,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54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涉及能源化工、电子产品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超16亿美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20亿美元。 实事新闻记者了解到,园区内的代表性企业包括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日本HOYA集团、新希望集团、老挝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等。其中,老中铁路有限公司作为老挝境内投资最大的企业,将总部设在园区,投资超500亿元人民币,带动了中老铁路项目的建设。日本HOYA集团投资的玻璃磁盘生产项目占地300亩,吸纳本地就业超4000人,成为老挝用工人数最多的现代化制造企业。新希望老挝有限公司的20万吨饲料厂早在2014年投产,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成功,离不开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园区毗邻中老铁路货运站,距老泰第一友谊大桥仅14公里,距瓦岱国际机场19公里,物流便利性显著提升。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后,园区运输效率大幅提高,从昆明到万象的货物清关仅需10小时,吸引了更多加工贸易企业入驻。此外,老挝政府为园区企业提供利润税、增值税等多项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权最长达70年,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实事新闻走访发现,园区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分为产业区、核心区和新城区,涵盖工业、商贸、物流、居住等12个功能分区。近年来,园区还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发展,安装太阳能路灯、引入新能源车辆,成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10个低碳示范区之一。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部援助的12辆新能源车交付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环保形象。 当地员工丽达告诉实事新闻,园区工作环境优越,工资远超老挝平均水平,且提供宿舍和补贴,让她能寄钱回家改善生活。黑子网用户“老挝观察者”评论称,赛色塔开发区的崛起,改变了万象的乡村面貌,吸引年轻人回流就业。不过,也有网友担忧,快速工业化可能带来环境压力,期待园区持续绿色发展。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的入驻企业突破154家,不仅为老挝创造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结构优化。实事新闻获悉,园区二、三期建设正加速推进,未来将重点发展商贸、旅游和房地产,力争打造万象新城。网友热议,这片热土能否成为老挝经济的“新硅谷”?实事新闻将继续跟踪报道,揭秘更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