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领取育儿补贴”链接不要点
收到“领取育儿补贴”链接不要点,暗藏网络诈骗风险!近期,不少家长收到类似短信,点开链接后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银行卡被盗刷。诈骗团伙利用育儿补贴的噱头,诱导受害者输入敏感信息,防不胜防。警方提醒,切勿轻信未知链接,保护好个人隐私。
土豆酱
2025年8月,上海的李女士正忙着照顾刚满一岁的儿子。某天,她收到一条短信,称“恭喜您获得育儿补贴名额,点击链接领取3000元”。链接看着挺正规,像是政府网站,李女士没多想,点进去输入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验证码。页面显示“审核中”,她还满心期待补贴到账。谁知第二天,银行卡被盗刷5万元,短信提醒接连不断,她才意识到被骗了。报警后,警方告诉她,这种“领取育儿补贴”链接是诈骗团伙的新套路,全国已有多人上当。

事情得从一个月前说起。家住北京的王先生也收到类似短信,当时他正为二胎的奶粉钱发愁。链接跳转到一个设计精美的页面,标着“国家育儿补贴计划”,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绑定银行卡。王先生起了疑心,咨询了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根本没有这项补贴。他没点链接,逃过一劫。后来,他在小区群里提醒大家:“收到领取育儿补贴链接不要点!”结果发现,群里好几位宝妈都收到过类似短信,有位邻居甚至因点击链接损失了2万元。诈骗团伙的手法并不复杂。
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手机号,群发短信,伪装成政府部门或公益机构。链接点开后,通常跳转到仿冒的“官方网站”,页面上有国徽、红头文件,极具迷惑性。受害者输入信息后,诈骗分子立即窃取数据,转卖给其他犯罪团伙,或直接盗刷银行卡。警方调查发现,这类诈骗多发于新手父母群体,尤其是刚生孩子的家庭,急于寻找经济支持,容易轻信。更可怕的是,诈骗团伙还会利用AI技术,生成逼真的语音电话,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催促家长“尽快领取补贴”。
广州的张女士就接到过这种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她的姓名和孩子出生日期,差点让她信以为真。幸好她丈夫及时阻止,才没点链接。事后,张女士查了孩子的出生记录,发现信息可能从某些母婴平台泄露。她气愤地说:“孩子刚出生,信息就被卖了,太可怕了!”警方提醒,任何要求点击链接领取补贴的短信都不可信。正规的政府补贴会通过官方渠道通知,如社保局官网或社区公告,绝不会要求输入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遇到类似短信,最好直接删除,或拨打110咨询。
专家还建议,家长们要提高警惕,别在不明网站注册信息,手机也要安装防诈软件,拦截可疑链接。李女士的遭遇在网上传开后,引发热议。有人分享自己差点上当的经历,有人痛骂诈骗团伙太猖狂。还有网友感叹:“现在当妈不容易,连补贴都被盯上!”有律师表示,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产业链,建议受害者尽快冻结银行卡并报警,追回损失虽难,但能防止进一步被骗。黑子网的兄弟姐妹们,这爆料吓人不?“领取育儿补贴”链接看着多正规,谁能想到是诈骗!
现在骗子太狡猾,专挑新手爸妈下手,AI电话都能冒充官腔,太离谱了!幸好有网友现身说法,不然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栽。这事儿提醒咱,手机短信得多个心眼,点链接前先问问社区或警察,别让骗子得逞!你们有啥防诈招数,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