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日表态:与华保持关系紧密
印度总理莫迪在日本访问时公开表示,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对亚洲和全球的多极化至关重要。此番言论被视为中印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折射出莫迪在美中博弈中的平衡策略,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冯提莫
2025年8月末,东京的夏日依旧炎热,印度总理莫迪的到来却让这座城市掀起一阵外交热潮。8月29日,莫迪开启了对日本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他自2014年担任总理以来第八次踏上这片土地。访问期间,他不仅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深入会谈,还接受了读卖新闻的专访,抛出一句重磅表态:“与中国保持紧密关系至关重要。”这句话迅速登上全球媒体头条,被解读为中印关系升温的信号。据黑子网报道,莫迪的这番话不仅是对中国释放善意,更是在美中博弈中为印度谋求更大的战略空间。

莫迪的东京之行并非简单的礼节性访问,而是充满战略考量。他与石破茂的会谈成果丰硕,双方签署了11项合作协议,涵盖经济安全、半导体、能源等多个领域。日本承诺未来十年向印度投资10万亿日元,约合680亿美元,重点支持高铁和电动车电池产业。这笔巨额投资让印度媒体兴奋不已,称其将带动200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在这热烈的合作氛围中,莫迪却将话题转向了中国。他在日经新闻专访中表示,印度和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保持稳定、友好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地区和平,还能为全球经济带来稳定。
这番表态让日本媒体有些意外,毕竟日印关系向来被视为制衡中国的“准联盟”。莫迪的言论背后,是中印关系近年来微妙的变化。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让两国关系跌至冰点,但自2024年喀山上合峰会后,两国高层互动逐渐升温。2024年12月,双方在北京达成六点共识,同意细化边境管控规则,恢复印度信徒赴藏朝圣。2025年1月,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访华,推动恢复中断近五年的中印直航航班。莫迪在东京还提到,他将应中方邀请,从日本直飞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这是他七年来首次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进一步解冻。莫迪强调,去年喀山峰会以来,中印关系取得了“稳步而积极的进展”,两国应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为基础,推进战略合作。这场外交表态的时机耐人寻味。就在莫迪访日前的8月初,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引发印度出口企业危机。与此同时,中国重新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300亿美元。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印度国内呼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以缓解经济压力。
莫迪在日本的表态,被外界视为对这一现实的回应。他不仅重申了“龙象共舞”的愿景,还提到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在构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暗示印度希望通过多边合作平衡美中关系。然而,莫迪的“亲华”表态也引发争议。印度国内一些声音认为,政府在边境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对中国示好过于仓促。就在莫迪访日几周前,印度成功试射“烈火-5”导弹,射程覆盖亚洲大陆,被视为对中国的军事信号。印度外交部虽澄清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但随后又称相关表态“被误解”,显示出其外交立场的摇摆。
分析人士指出,莫迪的策略是在美日中俄的博弈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倒向西方,也不彻底疏远中国,以确保印度的战略主动性。莫迪的东京之行,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外交大戏。他在日本高调谈中国,既安抚了国内对经济困境的担忧,也向国际社会展示印度的外交灵活性。8月31日,他将飞往天津,与中国领导人会面,参加上合峰会。这次访问能否为中印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外界拭目以待。无论如何,莫迪的“与中国保持关系紧密”表态,已为亚洲地缘政治增添了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