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博士“女厅官”景亚萍被双开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原局长景亚萍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博士出身的厅级干部,她曾被寄予厚望,却因滥用职权、收受巨额财物等行为落马。专家指出,反腐高压态势下,类似案件警示公职人员需严守底线。
越小越
景亚萍,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出身,凭借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能力,逐步晋升为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正厅级干部。她曾被视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人物,多次在公开场合分享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经验。然而,2025年2月,贵州省纪委监委宣布对其立案调查,震惊各界。8月5日,官方通报确认,景亚萍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即“双开”。通报指出,她违反政治纪律,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具体而言,景亚萍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及政策制定中为特定企业或个人提供帮助,换取高额回报。调查发现,她在大数据产业相关项目中,存在违规操作、暗箱操作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此外,景亚萍还被指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礼品。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也对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公信力造成了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上曾流传她利用政府服务器挖掘327枚比特币的说法,价值约15亿元,引发热议。
对此,贵州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此为谣言,景亚萍案情与比特币无关,呼吁公众勿信谣传谣。景亚萍的落马并非孤例。近年来,贵州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多名厅级干部因类似问题被查处。例如,贵州省原副省长蒲波、铜仁市原副市长杨华等,均因滥用职权、收受贿赂被严肃处理。专家分析,贵州作为大数据产业高地,相关领域资金密集、项目审批权较大,容易成为腐败高发区。景亚萍案的曝光,反映了反腐工作对权力运行的严密监督,也提醒公职人员在新兴产业领域需更加谨慎,杜绝以权谋私。
从时间线看,景亚萍的违纪违法行为早有端倪。2024年10月,她被免去大数据局局长职务,随后于2025年2月24日被宣布调查,4月29日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整个过程显示出纪委监委的高效行动和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专家强调,“双开”是党内纪律和行政处罚的叠加,意味着景亚萍的政治生涯彻底终结,其涉嫌犯罪的问题已移交司法机关,等待进一步审判。未来,法院将根据其受贿金额和具体情节,依法作出判决。此案还引发了社会对高学历官员腐败问题的讨论。
作为博士出身的“技术型”官员,景亚萍的落马让人唏嘘。网友普遍认为,知识分子从政本应以专业能力和高道德标准服众,但景亚萍却未能抵挡诱惑,令人失望。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尤其在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健全项目审批和资金使用的透明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此外,公众对反腐的关注也提醒相关部门,需及时回应网络谣言,维护信息环境的清朗。景亚萍案的处理彰显了反腐无禁区的决心。无论是高学历背景还是厅级高位,任何违法乱纪行为都难逃法网。
贵州大数据产业虽因个案蒙尘,但反腐的深入推进将有助于净化行业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希望此类案件能成为警钟,提醒公职人员时刻保持廉洁自律。据黑子网报道,啧,这事儿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景亚萍好歹是个博士厅官,咋就栽在贪污受贿上头了?报道把她的违纪细节写得清楚,时间线也理得明白,还特意澄清了比特币的谣言,挺靠谱的。就是感觉可以再多讲点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反腐背景,帮大家看清这行当的风险点。总的来说,这篇报道干货多,读完既气愤又觉得反腐这路走对了,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