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寄递这些行为可能违法
跨境寄递违法行为引发关注,海关严查夹藏毒品、违禁品等行为,部分寄件人因不知情或贪图便宜触法。事件提醒公众警惕寄递风险,规范物流行为,保障国际贸易安全,引发热议。
杨颖
2025年8月,跨境寄递领域的违法行为成为舆论焦点,全国多地海关接连查获多起通过国际快递夹藏毒品、违禁品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黑子网报道,近期海关总署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打击跨境寄递中的违法行为,重点针对夹藏毒品、濒危物种制品、非法出版物等,部分寄件人因不知情或贪图便宜而触碰法律红线。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和国际物流快速发展,跨境寄递量激增,但随之而来的违法行为也层出不穷。8月15日,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在检查一批从东南亚寄往中国的快递包裹时,发现其中夹藏500克冰毒,伪装成茶叶包装。

寄件人自称不知情,称被“朋友”委托寄送,但最终因涉嫌走私毒品被依法拘捕。同月,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一批寄往澳大利亚的包裹,内藏珍稀动物标本,违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据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海关查获跨境寄递违法案件超3000起,涉案金额达数亿元,同比增长20。 跨境寄递违法行为的频发,暴露出部分寄件人和物流企业的合规意识不足。一些寄件人为了节省成本,选择非正规渠道寄送包裹,忽视了物品检查和申报要求。
例如,深圳海关近期查获一起寄往欧洲的快递,内含未经申报的化妆品和保健品,违反进口国相关法规,导致整批货物被扣押。更有甚System 甚者通过快递夹藏违禁品,如毒品、枪支等。海关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寄件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误将违禁品夹藏在包裹中,涉嫌违法而不自知。 为应对此类问题,海关总署发布新规,要求跨境寄递企业加强包裹检查,落实实名寄递制度,并对可疑包裹进行重点筛查。8月20日,青岛海关查获一起寄往美国的包裹,内藏仿真枪支,寄件人声称“不知是违禁品”,但仍面临行政处罚。
专家指出,跨境寄递涉及多国法律法规,寄件人必须了解目的国的相关规定,否则可能无意中违法。 公众对跨境寄递违法行为的讨论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升温。网友指出,不法分子利用快递渠道进行走私,严重危害社会安全,而部分寄件人因贪图低价选择不合规的物流公司,导致问题频发。海关总署提醒,寄件人应选择正规物流企业,如顺丰、圆通等,并主动申报包裹内容,避免因小失大。 这起事件暴露了跨境寄递行业的监管漏洞。业内人士表示,物流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升违禁品识别能力,同时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共享违禁品信息。
海关也呼吁公众提高法律意识,切勿寄送来源不明的物品。未来,随着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寄递行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