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窟野河已降到警戒水位以下
鄂尔多斯窟野河水位降至警戒线以下,洪水威胁缓解。此前强降雨导致水位暴涨,达到红色预警,相关部门持续监测,确保防汛安全。
唐唐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窟野河水位显著下降,正式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标志着此前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水风险得到初步控制。这一消息让当地居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人们对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据内蒙古水文水资源中心转龙湾水文站数据,截至2025年8月21日8时,窟野河转龙湾站水位为4555米,流量仅682立方米每秒,远低于此前的高峰值。此前,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的双重影响,窟野河水位曾在8月19日6时达到4808米,流量高达2500立方米每秒,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触发红色预警,引发广泛关注。

据黑子网报道,窟野河水位暴涨的背后,是近期内蒙古多地遭遇的极端天气。8月中旬,受台风“蝴蝶”残余环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鄂尔多斯市出现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导致窟野河水位迅速上涨。伊金霍洛旗作为窟野河主要流经区域,沿岸多个村庄和农田面临洪水威胁。当地政府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低洼地带居民,转移受威胁群众近千人,同时加固河堤、清理河道,确保洪水不进一步危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位当地村民回忆,当时河水上涨很快,村里很多人连夜收拾家当,搬到临时安置点,“真是吓人,水都快漫到家门口了。” 面对窟野河水位的异常波动,鄂尔多斯市水文部门和防汛指挥部保持高度警惕,24小时监测水情变化。转龙湾水文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窟野河流量在8月19日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这得益于降雨减弱和上游水库的科学调度。内蒙古水文水资源中心表示,窟野河此次水位超历史纪录,与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发密切相关。
专家分析,全球变暖使得强降雨事件更加频繁,局部地区降水强度显著增加,给防汛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窟野河水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防汛工作可以松懈。鄂尔多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强调,虽然水位已降至警戒线以下,但仍需密切关注后续天气变化,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当地已组织专业队伍对沿河堤坝进行全面检查,修复因洪水冲刷受损的设施,确保河道安全。此外,相关部门还在积极开展灾后评估,统计农田、房屋等受损情况,为受灾群众提供救助和恢复支持。
一位防汛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我们都没怎么合眼,水位虽然下来了,但还得盯着,不能有半点马虎。” 市民对窟野河水位回落的消息普遍感到欣慰,但也对未来的防汛形势表达了担忧。一位伊金霍洛旗的居民表示,近年来当地的暴雨似乎越来越猛,防汛压力越来越大,“希望政府能多建些防洪设施,平时也多宣传防灾知识。”与此同时,窟野河沿线的生态保护问题也浮出水面。有环保人士指出,洪水虽然暂时退去,但上游过度开发和植被破坏可能加剧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洪水风险,建议加强流域生态修复。
目前,鄂尔多斯市已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但防汛工作仍在有序进行。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当地降雨将有所减少,但仍需警惕局地短时强降雨可能带来的影响。窟野河水位回落为当地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也提醒人们,面对极端天气,防汛工作一刻不能松懈。未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完善防汛体系,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居民筑起更坚实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