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诚惠容 镶钻成冠记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单依纯
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晨光中,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一颗璀璨钻石,熠熠生辉。9月24日至28日,来自东盟十国及特邀伙伴阿联酋的展商云集,展馆内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咖啡、榴莲和茉莉花的香气,仿佛亲诚惠容的理念化作一幅生动的画卷。主题“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像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盛大派对,连接着中国与东盟的商机与友谊。 故事的主角是来自郑州的小企业家李晓晴,她带着自家研发的智能农业无人机首次参展。作为本届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郑州的代表,李晓晴的展位摆满了绿色科技产品,吸引了马来西亚客商阿里的目光。阿里是吉隆坡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代表,他对李晓晴的无人机情有独钟:“这技术能帮我们提升榴莲园的产量,太棒了!”两人一拍即合,现场签订了一份价值千万的合作协议。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像是“镶钻成冠”主题的缩影技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闪耀着合作的光芒。 展馆另一角,泰国馆的刘红亮夫妇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端出泰式冬阴功汤,香气扑鼻,引来无数观众驻足品尝。刘红亮笑着说:“我们想让中国朋友尝尝泰国的味道,也把我们的文化带到这里。”他们的摊位旁,摆放着东盟高新产品展区的最新成果一辆来自新加坡的无人驾驶电动车模型,吸引了无数科技迷的目光。这样的场景在博览会随处可见,亲诚惠容的理念在美食、科技和文化的交融中生动体现。 与此同时,峰会论坛上,丁薛祥副总理的致辞点燃了全场热情。他提到,中国与东盟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累计双向投资超4000亿美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愈发坚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的发言则充满期待:“东博会是连接东盟与中国的桥梁,今年是我们建交50周年,合作前景无限!”这些高规格对话为博览会增添了“冠冕”的光辉,也让李晓晴这样的小企业家感受到大平台的魅力。 在“魅力之城”展区,郑州展位以中原文化为主题,展示了非遗剪纸和黄河文化元素,吸引了柬埔寨客商索菲的注意。她感叹:“郑州的文化和科技让我看到中国的多样性!”索菲当场决定与郑州一家文创公司合作,计划将中原文化元素融入柬埔寨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这场跨越文化的对话,正是“亲诚惠容”的最佳诠释。 博览会期间,广西14市也捷报频传。南宁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超204亿元河池签约75个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崇左更是签下992亿元的大单,其中“风光水火储一体化”项目成为亮点。这些成果如同钻石般镶嵌在博览会的“王冠”上,闪耀着区域高质量增长的光芒。 李晓晴的无人机项目也在闭幕式前迎来了高光时刻。她的团队与越南一家农业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将无人机技术推广到湄公河三角洲的稻田管理中。她激动地说:“东博会让我一个小企业也能站在国际舞台,亲诚惠容的理念让我感受到合作的温暖!” 闭幕式上,韦朝晖秘书长总结道:“本届东博会签约项目109个,制造业占比69,东盟企业参展740家,展览规模国内领先。”媒体报道如潮,话题热度席卷网络,抖音同城榜上王祖蓝探馆的视频更是稳居前三。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经贸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与科技的狂欢,真正实现了“镶钻成冠”的愿景,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