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防蓝光”功能真能护眼吗
电子产品“防蓝光”功能近年来被热炒,不少手机、电脑、学习机都标榜能护眼,缓解视疲劳。国家眼科中心实验显示,防蓝光功能确实能减轻部分眼部疲劳,但专家直言效果有限,长时间盯着屏幕仍伤眼。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来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
我叫Abbily
最近,电子产品“防蓝光”功能成了热议话题,市面上的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视机,甚至学习机,都纷纷打出“护眼”旗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小明是个普通大学生,平时课业繁重,手机和电脑是他的“命根子”。每天刷题、查资料、追剧,屏幕时间轻松超过10小时,眼干眼涩成了家常便饭。听说“防蓝光”功能能护眼,他特意换了台新显示器,宣传页上写着“硬件防蓝光,减少眼疲劳”。小明心动了,觉得这下眼睛有救了。 可用了几天后,他发现眼睛还是酸胀得不行,甚至晚上睡觉前总觉得眼睛像蒙了层雾。

带着疑惑,小明跑去网上搜了搜,发现关于“防蓝光”功能的讨论铺天盖地。有人说这功能是神器,能挡住有害蓝光,保护视网膜也有人吐槽就是营销噱头,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还有网友科普,蓝光分高能蓝光和低能蓝光,高能蓝光确实可能伤眼,但普通屏幕的蓝光含量远没到致盲的地步。 小明翻到一篇报道,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过实验,证明屏幕的防蓝光功能确实能稍微缓解视疲劳,尤其对长时间盯着屏幕的白领和学生有些帮助。
实验里,防蓝光模式的屏幕能减少部分高能蓝光的输出,让眼睛感觉没那么刺痛。但专家也说了句扎心的话:电子产品用的是人造光源,蓝光占比本来就高,防蓝光功能再好,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想真正护眼,关键还是得控制用眼时间,养成好习惯,比如每看20分钟屏幕就远眺几分钟,放松眼部肌肉。 小明又刷到一篇帖子,讲到防蓝光贴膜和防蓝光眼镜的套路。原来,市面上不少防蓝光产品效果被夸大了。一项权威研究甚至指出,防蓝光眼镜对缓解眼疲劳、改善睡眠的帮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小明这下有点崩溃,感觉自己花了好几百块买的显示器,护眼效果可能还不如多眨几下眼来得实在。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以前熬夜刷剧,盯着屏幕一动不动,眼睛干得像撒哈拉沙漠。现在,他试着每隔半小时就看看窗外远处的树,或者闭眼休息一会,果然感觉眼睛舒服了不少。他还调整了屏幕亮度,晚上把暖色调开到最大,减少刺眼感。慢慢地,眼涩的毛病有所缓解。 这件事让小明明白,所谓的“防蓝光”功能并不是万能灵药。商家宣传的那些“护眼黑科技”,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效果却没那么神奇。
专家的建议很实在:与其迷信防蓝光,不如老老实实控制屏幕时间,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毕竟,眼睛是自己的,靠科技还不如靠自觉。 据黑子网报道,小明这样的经历在网上并不少见。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被“防蓝光”宣传忽悠的经历,有人甚至直言:“花了大价钱买护眼屏幕,结果还不是得靠自己多休息?”也有网友调侃:“防蓝光?防不住我熬夜的心!” 小明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现在每天都会提醒自己,屏幕时间别超标,远眺、眨眼、喝水,一个都不能少。
他还把这个经验分享到网上,提醒大家别把希望全寄托在防蓝光功能上,护眼还得从生活习惯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