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领导下班-脱下正装-洛阳老城区市委书记区长-带头自费穿汉服体验
河南洛阳老城区县级领导下班后集体身着汉服,化身普通游客,漫步洛邑古城,体验汉服妆造,调研文旅市场。他们遵循“三不三要”原则,自掏腰包、不亮身份、不去熟店,旨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助力汉服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引发社会热议。
陈晓迪
8月28日晚,河南洛阳洛邑古城人头攒动,游客们身着各式汉服,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令人意外的是,老城区委书记赵书政、区长周新等一众县级领导也换上汉服,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出现在古城街头。他们没有提前打招呼,也没有亮出身份,而是自掏腰包,体验汉服租赁、妆造和游玩全过程。这不是一次简单的“ cosplay”,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市场调研活动,目的是为老城区的汉服经济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找方向、谋对策。 当天中午,赵书政主持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部署了这次调研任务。

他要求所有参与的县级领导严格遵循“三不三要”原则:不打招呼、不亮身份、不去熟悉的店铺要自掏腰包消费、要主动发现问题、要提出改进建议。领导们分成几组,深入古城内的汉服店、餐饮店和文创摊位,与店主和游客交流,了解汉服租赁价格、游客体验以及市场痛点。他们不仅试穿了唐风、宋风等不同风格的汉服,还体验了簪花、妆造等环节,力求从游客视角发现问题。 这次调研活动成果颇丰。调研结束后,赵书政带领团队迅速复盘,与汉服店主理人座谈,围绕汉服市场的发展瓶颈展开讨论。
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老城区推出了六大优惠措施,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旨在提升游客体验,刺激消费。例如,针对汉服租赁价格偏高的问题,推出了部分时段的折扣活动针对游客流量管理,优化了古城内的指引标识。这些措施很快落地,9月初便开始实施,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数据显示,洛阳老城区的汉服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当地汉服市场主体已增至1360家,是2022年的14倍,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直接带动3万人就业。
尤其在七夕前夕的“天庭潮音”活动中,赵书政还亲自向全国游客推介了这些优惠措施,引发热烈反响。网友们纷纷点赞,认为这种“接地气”的调研方式既新颖又有实效。 这场活动不仅让汉服文化进一步融入洛阳旅游,也让人们看到了地方政府推动文旅融合的决心。赵书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汉服经济是洛阳文旅的一张新名片,希望通过调研和政策支持,让更多人感受到古都的文化魅力。活动结束后,领导们撰写的调研报告也为区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老城区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
类似的故事还在其他地方上演。例如,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志愿者和讲解员身着融合河北非遗元素的汉服,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服装由国风品牌“肩上云”设计,将唐山皮影戏纹样、丰宁满族剪纸等元素融入现代服饰,既美观又实用,完美呼应了“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主题。这也说明,汉服正在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消费,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引擎。 洛阳老城区的这次调研活动,开创了县级领导集体为经济发展“站台”的先河。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热议:“这才是真正的为民办事!领导们穿上汉服,融入游客,既能发现问题,又能宣传文化,太有创意了!”还有人表示,这样的调研方式比坐在办公室开会更能摸清市场脉搏。 这场汉服体验活动,不仅让洛阳的文旅市场更具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推动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随着更多地方加入汉服经济的热潮,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结合或许会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