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8月份认可机构存款总额比上月增加11
徐艺真
2024年9月30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最新货币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香港认可机构存款总额较7月增长11,达到近年来的稳定增幅。具体来看,港币存款增长02,外币存款则大幅上涨20,反映企业资金流动活跃及跨境投资需求增加。从2024年初至8月底,存款总额累计增长50,港币存款增长15,显示出香港金融市场的韧性和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存款在8月下降41,总额为10141万亿元,主要受企业资金流动和汇率波动影响。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汇款总额为12679万亿元,较7月的12815万亿元略有回落。香港金管局提醒,存款数据的短期波动受利率变动、季节性资金需求和企业投资活动等因素影响,需关注长期趋势而非单一月份变化。 香港作为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监管框架,其存款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据统计,截至2023年,香港共有151家持牌银行、16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12家接受存款公司,构成194家认可机构,总资产超过23万亿港元。其中,汇丰控股及其子公司恒生银行占据超过53的银行资产份额,中国银行香港位列第二,占比约15。 8月份存款增长反映了香港在高利率环境下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企业存款和跨境资金流动方面。2023年,香港银行业整体资产增长27,净利息收入增长208,净利差从141升至165,显示出高利率环境对银行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 此次存款增长与香港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2023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5,香港金管局相应将基本利率上调至575,推高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2023年7月单月HIBOR达527。高利率环境吸引了更多存款流入,尤其外币存款,因香港与内地市场的紧密联系,美元和人民币存款波动尤为显著。 此外,香港的货币发行机制为存款增长提供了稳定基础。香港采用联系汇率制度,港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固定在78港元兑1美元,所有货币发行需以美元存款全额背书,确保金融体系稳健。 这一机制使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保持了吸引力,吸引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增加存款。 然而,存款增长背后也存在挑战。人民币存款的下降反映了内地房地产市场低迷和资本流动限制的影响。2023年,内地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部分香港银行如南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119增至232,主要与内地房地产相关贷款有关。 此外,部分投资者担忧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全球利率走势,进而波及香港存款市场。尽管如此,香港金管局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和推动数字化金融产品,如代币化存款,增强了市场的创新活力。2023年2月,香港政府首次发行代币化绿色债券,吸引专业投资者,进一步提升了存款和投资的灵活性。 从社会影响看,存款增长为香港居民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理财选择。恒生银行等机构推出高息定期存款计划,例如100万港元以上存款可享受0001的额外利率,吸引了高净值客户。 但高利率也推高了贷款成本,8月贷款总额仅增长03,港币贷款与存款比率从7月的800降至793,显示存款增速超贷款,反映出保守的投资情绪。 社交媒体上,香港市民对存款增长反应积极,认为这体现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但也有声音担忧高利率可能挤压中小企业融资空间。 展望未来,香港存款市场的增长趋势有望延续,但需警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内地市场波动的影响。香港金管局通过开放API和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等措施,支持银行创新服务,吸引更多跨境资金流入。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理财通计划进一步推动了存款和投资的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