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征税启动后部分金条商家火速下架-投资者恐成本上升-实体金条采购骤减
随着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于2025年11月1日发布的黄金税收新政落地,增值税抵扣率从13调整至6,直接推高黄金采购成本约7,部分零售商为避免税务亏损迅速下架投资金条,转向销售加工金饰和纪念品,此举引发市场恐慌,消费者转向纸黄金等替代品,黄金投资格局面临重塑。
何丹彤
黄金征税新政出台背景与细节解读
2025年11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这是近年来黄金税收领域的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主要针对黄金增值税的抵扣机制进行优化,将黄金采购环节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率从原来的13下调至6。这一变化旨在规范黄金市场税收管理,防止部分企业通过虚假交易套取税款,同时促进黄金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公告内容,适用于投资金条、标准金等非加工黄金产品的采购,而加工金饰如项链、手镯等仍可享受原有抵扣比例。

这次调整并非全面加税,而是通过降低抵扣率间接增加企业成本,预计将使中小型黄金零售商的采购支出上升7左右。政策一经发布,即刻在黄金产业链中引发连锁反应,许多业内人士表示,此前依赖高抵扣率维持低成本的商家将面临严峻考验。解读这一新政的核心在于平衡税收公平与市场活力,政府希望通过此举打击地下黄金交易,推动更多资金流入正规金融渠道,如黄金ETF和纸黄金产品。
部分商家火速下架投资金条原因剖析
在政策实施仅48小时内,深圳水贝黄金珠宝交易市场等多地商家便紧急下架投资金条产品。一位不愿具名的黄金企业负责人透露,由于缺乏交易所资质,无法享受免税优惠,新政导致其金条采购成本暴增13,若继续销售将面临巨额税务亏损。为此,他们选择暂停金条业务,转而推广金饰和纪念币类产品,以维持现金流。走访广州地区的六福珠宝、周大福和老凤祥等品牌门店发现,虽然部分网店曾短暂下架,但实体店金条供应基本未受波及,价格也未出现传闻中的暴涨,每克仍在合理区间波动。
分析原因,新政对中小散户型零售商冲击最大,这些商家多依赖薄利多销的金条投资品,而大型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则迅速暂停了黄金积存业务,以等待进一步政策细则。这反映出市场对税收不确定性的敏感,商家下架并非恐慌抛售,而是理性避险,旨在评估新抵扣率下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
黄金市场反应及消费者投资策略展望
新政落地后,黄金现货市场短暂震荡,国际金价受全球因素影响小幅回调,但国内投资需求转向线上金融产品,纸黄金交易量据称激增20以上。花旗银行分析师估算,此次调整可能使珠宝商整体采购成本上升约7,若无法转嫁给消费者,将压缩利润空间,推动行业洗牌。消费者反馈显示,许多原本计划购买实体金条的投资者转向银行App上的黄金积存或ETF基金,以规避实物持有风险。一位北京投资者表示:“下架消息让我犹豫了,现在更倾向于数字黄金,流动性更好,不用担心税收麻烦。
”未来展望,随着政策解读的深入,预计监管部门将出台过渡期指导,鼓励商家通过数字化转型适应新规。同时,这一事件或加速黄金从实物投资向金融衍生品的迁移,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对于黑子网用户而言,这不仅是税收调整,更是审视个人资产配置的契机,建议多关注官方渠道动态,避免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