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缩短非沪籍居民购买外环外住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
孙一宁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重磅房地产新政,进一步优化非沪籍居民在上海购买住房的政策。根据最新通知,自2024年9月29日起,非上海户籍居民在购买外环外除崇明岛外住房时,所需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从原来的三年缩短至一年。这一政策的调整迅速引发热议,不仅为非沪籍购房者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国庆假期期间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上海对外环外购房的限制较为严格,非沪籍居民需连续缴纳三年社保或个税,且仅限已婚人士购买一套住房。新政的出台标志着上海在房地产调控上的进一步松绑。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介绍,此次调整旨在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促进市场稳定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外环外区域的住宅交易占全市总交易量的近70,此次政策放宽无疑将进一步释放这一区域的购房潜力。 具体而言,非沪籍居民只要在上海连续缴纳一年社保或个税,即可在外环外购买一套住宅,且不限婚姻状况。这意味着单身非沪籍人士也能享受购房资格,显著降低了购房门槛。上海16个行政区中,外环外区域主要包括闵行、宝山、嘉定、松江、青浦、奉贤、金山等区,这些区域房价相对市中心较低,适合预算有限的刚需购房者。业内人士指出,外环外区域多为工业园区和新兴住宅区,交通便利、生活配套日益完善,购房新政将助力职住平衡,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安家上海。 与此同时,上海在此次政策调整中还同步优化了其他购房条件。例如,非沪籍居民在临港新区购房的政策进一步放宽,符合条件的可购买第二套住房。此外,首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从20下调至15,二套房首付比例从30下调至20,增值税免税年限也从五年缩短至两年。这些措施与缩短社保或个税年限的政策形成“组合拳”,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提升。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10月1日至15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达3097套,同比增长264,显示政策效果已初步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推出新政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庆假期期间的市场安全与秩序。针对可能出现的购房热潮,上海市相关部门加强了市场监管,防范房地产市场过热风险。市住建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房产中介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杜绝虚假宣传和哄抬房价行为。此外,结合近期台风天气频发的实际情况,上海加强了外环外新建楼盘的施工安全管理,检查建筑工地的防台风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为保障国庆假期期间的公共安全,上海市公安局增派警力,加强外环外区域的交通疏导和人流管控,避免因购房咨询或看房活动导致的交通拥堵。消防部门也对外环外的大型楼盘和售楼处进行了消防安全排查,确保消防设施齐全,应急通道畅通。这些安全防范措施与购房新政相辅相成,为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专家分析认为,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社保或个税年限的政策,不仅降低了外来人口在上海安家的门槛,也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调整精准针对外环外区域,符合上海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方向,有助于推动郊区经济发展,同时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和住房压力。此外,政策的实施还与上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战略密切相关,为非沪籍高素质人才在上海定居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上海在政策执行中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市住建委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房地产交易数据,分析市场动态,确保政策落地精准有效。购房者可通过“随申办”App或上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查询社保缴纳情况和购房资格,简化了申请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此次政策的出台正值国庆假期前夕,不仅为节日增添了经济活力,也体现了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复苏方面的决心。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上海外环外区域的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上海市政府表示,未来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政策,平衡供需关系,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同时结合防台风和安全防范工作,为市民和购房者营造安全、稳定的购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