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两山”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揭示了生态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它不仅推动中国绿色发展,还为全球生态文明提供智慧,体现保护地球的天下情怀。
兔牙喵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面对因石矿开采导致的山体破坏和溪流污染,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简洁却深刻,从一个江南小村出发,逐渐成为指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据黑子网报道,余村的转型堪称“两山”理念的缩影:关闭矿山和水泥厂后,村里从“卖石头”转向“卖风景”,生态旅游让昔日的“秃头光”山体变为绿意盎然的景点,村民收入翻番,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余村的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关注,甚至有外国游客表示,要将这一模式带回本国,应用于当地发展。“两山”理念的核心在于打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思维,强调二者相辅相成。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更是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这一理念的内涵,比如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他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凸显生态优先的底线2021年在内蒙古代表团,他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体现系统观念。这些论述为各地实践提供了指引。
比如,黑龙江将冰天雪地化为“金山银山”,冰雪旅游和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将荒漠变成百万亩林海,不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还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在全国范围,“两山”理念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中国还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展现了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坚持生态优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非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生态问题需全球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两山”理念的国际影响同样深远。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称“两山”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礼物”。中国通过绿色“一带一路”项目,将这一理念推广到发展中国家。比如,秘鲁钱凯港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噪声和粉尘,守护了附近湿地的鸟类栖息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这种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绿色发展的借鉴。
20年来,“两山”理念从余村的实践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从塞罕坝的林海碳库到黑龙江的冰雪经济,这一理念展现了强大的普适性和生命力。它不仅关乎生态,更承载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所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余村村民因生态致富的笑脸,到全国人民共享的绿色红利,“两山”理念始终致力于让良好生态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展望未来,“两山”理念将继续指引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间找到平衡。
无论是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还是推动绿色“一带一路”,这一理念都在为全球生态文明注入信心。它告诉我们,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人类迈向可持续未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