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肴创始人赵晗英年早逝-40岁心梗离世-他留下的云南菜帝国遗产永存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英年早逝,年仅40岁,其突发心梗离世震惊餐饮界。他从人大国学院毕业生起步,携手伙伴将云南菜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创立云海肴品牌,营收超10亿,门店逾140家。赵晗的“遗产”不仅是商业帝国,更是理想主义精神与云南美食传承,推动地方菜连锁化进程,激励无数创业者,却也映照行业压力之重。
陈晓迪
赵晗云海肴创业历程
赵晗的创业之路源于对家乡云南菜的深厚情怀。1985年出生于昆明,他200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后转入国学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大学期间,赵晗结识北京知名云南餐厅老板,萌生在北京开店的想法。2009年10月,他与堂哥吕志韬、好友户峰阳和朱海琴组成“80后”创业团队,在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边开设首家云海肴餐厅。店名寓意“云”指云南菜,“海”取后海地标,“肴”代表佳肴,初期定位为高品质云南菜馆。 首店开业后,面临客流不稳和亏损困境,赵晗团队选择“潜伏”学习。

他曾以招聘名义到多家餐厅应聘,担任大堂经理,朱海琴则扮作服务员,亲身掌握应对刁客和菜品推荐技巧。家人给予巨大支持,赵晗说服父母将原本买房子的30万元启动资金投入创业,坚持“一条道走到黑”。2010年,在首店仍亏损之际,第二家店落子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精准定位繁华商圈中高档地方菜,迅速爆火。这次调整奠定云海肴连锁模式基础,避免天气影响,降低管理难度,门店选址多为400平方米以下购物中心业态。 此后,云海肴步入快车道。
2014年获红杉资本和聚霖资本投资,企业迁回昆明注册。赵晗强调乐观心态:“创业是将5的可能变为100的现实,要享受过程,承受失败。”通过这些步骤,他将个人梦想转化为全国连锁品牌,体现了青年创业者的韧性和创新精神。
云海肴品牌扩张与云南菜推广
云海肴的扩张不仅是商业成功,更是云南菜全国化的里程碑。品牌以新鲜食材和多元文化为核心,主打汽锅鸡、小锅米线、破酥包等经典菜品,融合健康时尚元素,人均消费约74元,深受都市年轻人青睐。2017年,云海肴上榜央视“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餐厅”,2020年营收超10亿元,位列中式正餐第一梯队。 为确保口味标准化,赵晗投资近千万元在昆明建米线工厂,研发纯米水工艺,无添加剂,并耗资百万优化汽锅鸡供应链。2018年,工厂米线获美国FDA认证,开创云南米线出口先河。
门店从北京起步,覆盖上海、广州、深圳等15省市,至2025年7月达143家直营店,96.5位于商场内。同时,赵晗推动产品创新,如牛肝菌饺子、黑松露牛肝菌焖牛蛙,跳出地域限制,以都市视角研发,目标让顾客“一店吃遍云南”。 海外布局同样亮眼。2019年,云海肴进军新加坡,开出5家门店,2024年7月入驻马来西亚。赵晗获“兴滇人才奖”,表彰其推动云南食材产业发展。品牌获“中国餐饮品牌创新奖”和胡润TOP100,树立云南菜连锁标杆。
通过这些努力,云海肴不仅输出美食,还传播滇味文化,助力地方经济。
餐饮行业压力与赵晗心梗原因
餐饮行业的残酷现实成为赵晗离世的隐痛。过去几年,疫情重创门店,销售额一度归零,每月支出高达5000万元,现金流缺口巨大。赵晗曾感慨“下雪时不冷,化雪时更冷”。为保员工,2020年超400名云海肴员工转至盒马工作,由后者支付薪酬,此举获行业效仿,体现其人文关怀。 朱海琴在官微回应:“过去几年餐饮业考验多,赵晗承受压力很大,突发心梗永离我们。”知情人士证实,长期高压是心梗诱因之一。餐饮创业者普遍面临供应链复杂、客流波动和外卖竞争。
云南菜地域性强,全国统一口味难度大,云海肴堂食模式难适配即时消费。2024年,新兴云贵川bistro崛起,抢占年轻客群,云海肴面临品牌老化挑战。 赵晗生前多次强调,创业需乐观,但行业“气温变化快”,多数企业承压。疫情后恢复期,融资热退却,经营严峻。他的离世敲响警钟:年轻创业者易忽略健康,压力成心梗高危因素。餐饮界人士呼吁,平衡理想与身心,方能长久。
赵晗身后事与团队传承
赵晗的离世引发餐饮圈哀悼,身后事低调而温情。9月18日14时43分,他因心梗在昆明同仁医院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0岁。父母发布讣告,9月20日11时在昆明市殡仪馆“慎远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数百人吊唁,花圈逾400个。朱海琴承诺:“带着约定,努力把云海肴做好,实现共同理想。”2025年2月,赵晗已卸任董事长,由朱海琴接棒,吕志韬负责业务,他转战餐厅投资。 黑子网用户缅怀其“非典型老板”形象:低调节俭、对员工温柔。
曾设基金助员工,离职者仍获节日红包。挚友忆他阳光爱笑,如“奔忙登山者”,理想未竟,包括推广家乡菜和教育公益。葬礼上,前员工分享烫伤时赵晗探望故事,感叹其人情味。团队表示,离世未影响运营,将延续其精神,推动数字化升级和产品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