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到“智造”,广交会“老朋友”有了新气象
单依纯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2025年4月15日在广州盛大开幕,吸引了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下历史新高。本届广交会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参展企业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智造”,展现了中国外贸的新气象。广州、东莞、汕头、潮州等地的“老朋友”企业以创新产品和技术惊艳亮相,彰显了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决心。广州作为广交会的“东道主”,在本届展会中表现尤为亮眼。广州交易团参展企业达907家,展位总数2587个,较上届增加69家企业和31个展位。其中,新质生产力企业占37,展位占比47,包括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1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带来了111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39万件数字化智能产品,涵盖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例如,广州一家企业展示的AI下棋机器人吸引了众多采购商围观,现场下单火爆,凸显了“智造”产品的全球吸引力。汕头分团同样表现不俗,421家企业参展,展位数达796个,其中特装展位占比662,创历史新高。汕头首次获得汽车配件展区展位,展示了智能车载设备和新能源配件,吸引了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汕头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27,推出的智能玩具和自动化设备成为展会的亮点。一位来自伊朗的采购商表示:“汕头的智能玩具设计新颖,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我已经下了首批订单。”潮州则以陶瓷和卫浴产品闻名,本届共有292家企业参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584。潮州企业研发的3D陶瓷打印技术和智能卫浴设备受到广泛好评。一家潮州企业展示的智能马桶,集成了健康监测和节能功能,吸引了欧美采购商的关注。一位法国采购商感叹:“中国智造让我大开眼界,这些产品完全可以媲美国际顶尖品牌。”佛山则通过“佛山制造”标识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展馆内设置宣传吊幅和导向手册,吸引客商前往洽谈。佛山企业展示的智能家电和新能源设备,如寿命长达5年的重卡启停锂电池,获得了采购商的青睐。一位摩洛哥采购商表示:“佛山的工业自动化设备高效且环保,我计划与他们合作成立合资企业。”本届广交会还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趋势,首次设立氢能题材展区和储能产品专区,吸引了110多家新能源企业参展。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共享型氢能自行车和低压固态储氢装置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展现了中国在绿色“智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据统计,绿色低碳产品超过104万件,同比增长130,559的参展企业拥有绿色低碳领域的专利,凸显了中国制造业的环保意识和技术实力。广交会的“智造”转型不仅体现在产品上,也体现在服务和平台的优化上。本届展会升级了广交会APP,推出面向采购商和供应商的两个版本,提升了贸易配对的精准度和效率。线上平台展示超270万件展品,下载量达148万次,成为线下参展的得力助手。此外,100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包括18场行业会议和400场新品发布,为企业与采购商搭建了高效对接的桥梁。一位沙特采购商表示:“广交会的服务让我感到非常贴心,从入境到洽谈,整个流程都非常顺畅。”然而,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也面临挑战。部分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方面仍显不足,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对此,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扶持力度,鼓励其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同时,企业需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以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广交会的“老朋友”们通过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新风貌。无论是广州的智能家电、汕头的汽车配件,还是潮州的智能卫浴、佛山的绿色能源,这些“智造”产品都承载着中国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境外采购商的热情参与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信赖。据统计,本届广交会出口意向成交额达2544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显示了中国外贸的强劲韧性。广交会不仅是一个贸易平台,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67年来,广交会见证了中国从“鸡毛蒜皮”到“智造”领跑的蜕变。从首届吸引19个国家1200名采购商,到如今覆盖216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正如一位意大利采购商所说:“每次来广交会,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这里的创新产品让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未来,广交会将继续以“智造”为引擎,助力中国企业扬帆出海,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