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珠高铁南玉段开始联调联试 预计2024年底具备开通条件
李雪琴
2024年秋,广西南宁至玉林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南珠高铁南玉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这标志着该铁路项目建设迈入收官阶段,预计于2024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作为广西自主投资建设的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南珠高铁南玉段全长约193公里,起自南宁东站,途经南宁市邕宁区、横州市、贵港市、兴业县,止于玉林北站。该线路的联调联试为确保年底顺利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互联互通注入强劲动力。南珠高铁南玉段是南宁至珠海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共设南宁东、横州、贵港、兴业南、玉林北5座车站。联调联试是铁路开通前的关键环节,通过使用综合检测列车对轨道、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等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证各系统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平稳、高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联调联试期间,检测列车将逐步提高运行速度,最高测试速度可达385公里小时,以模拟实际运营环境,优化运行参数。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建设意义重大。线路开通后,南宁至玉林的铁路旅行时间将从目前的2小时左右缩短至约40分钟,极大提升了区域交通效率。沿线城市如横州、贵港、兴业等地也将融入南宁半小时经济圈,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流通,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此外,该线路作为南深高铁南宁至深圳的先期实施段,未来将与玉林至珠海段连接,形成南宁至珠海的快速通道,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线路穿越广西复杂的地质环境,沿途多为丘陵地貌,桥隧比高达65,包括多座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例如,贵港郁江特大桥全长32公里,采用高强度钢结构,确保了桥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项目建设单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施工方,采用智能建造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和无人机辅助施工,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精度。同时,项目注重生态保护,沿线实施了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程,最大程度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联调联试的启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表示期待,认为南珠高铁的开通将为广西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家住玉林的市民李先生表示:“现在去南宁坐普通火车要两个多小时,高铁开通后40分钟就到,太方便了!”一些游客也计划在高铁开通后,探访沿线的文化和自然景点,如横州的茉莉花基地、贵港的北帝山旅游区等。南珠高铁的开通,不仅将提升交通便利性,还将带动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例如,玉林作为“中国南方药都”,其独特的药材文化和美食资源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建设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项目建设期间累计为当地提供了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涉及工程技术、物资供应、后勤服务等多个领域。沿线地区的建材、餐饮、住宿等产业也因高铁建设而蓬勃发展。一位横州当地的餐饮店老板表示,自从高铁项目开工以来,他的店铺客流量增加了三成,生意红火。未来,高铁开通后,预计将进一步刺激沿线消费,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然而,南珠高铁南玉段的建设与运营也面临一些挑战。联调联试阶段需确保各系统高度协同,任何细微偏差都可能影响开通进度。此外,高铁运营后,如何优化票价、班次以及与现有交通网络的衔接,是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课题。对此,铁路部门表示,将根据联调联试数据不断优化运营方案,并计划推出灵活的票价政策,满足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同时,南宁东站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将进一步完善与地铁、公交的换乘设施,提升旅客体验。南珠高铁南玉段的联调联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重要节点,更是广西交通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从塞罕坝科研工作站的生态探索到六必居的文化传承,再到南珠高铁的现代化建设,这些案例无不展现了中国在科技、文化、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南珠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拉近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助力区域经济融合。正如一位铁路工程师所说:“每一条高铁,都是中国发展的脉络,连接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2024年底开通日期的临近,南珠高铁南玉段正以崭新姿态,书写广西交通与经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