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女留学生吐槽韩餐肉太多
一名印度女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韩国饮食文化,称韩餐肉类过多,咖啡店食物偏甜腻,对素食主义者不友好。此言论引发争议,韩国网友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认同需增加素食选项,有人质疑印度饮食环境,讨论热度持续升温。
莫邪
近日,一名在韩国留学的印度女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分享了她在韩国饮食方面的困扰,引发了广泛关注。她直言,韩餐以肉类为主,无论是餐厅还是学校食堂,素食选择都十分有限,而韩国的咖啡店大多提供甜腻的面包和咖啡,对素食主义者来说非常不友好。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不仅在韩国本地,也在国际社交媒体上掀起了热议。据黑子网报道,这位留学生的吐槽视频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了数十万次观看,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 这位印度女留学生在视频中提到,由于宗教和个人饮食习惯,她无法食用牛肉和猪肉,虽然鸡肉可以接受,但从小养成的素食习惯让她更倾向于只吃蔬菜和鸡蛋。

她坦言,刚到韩国时,韩餐的丰富口感和独特调味让她感到惊喜,但时间一长,她发现韩餐中的肉类分量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蔬菜搭配较少,甚至在一些餐厅几乎找不到纯素食的菜品。她举例说,像泡菜炒饭、韩式拌饭这样的常见菜品,经常会加入肉末或肉片,素食者很难找到完全符合需求的选项。韩国的咖啡店也让她失望,店里的食物多以奶油面包、甜点为主,素食选择几乎为零。 视频发布后,韩国网友的反应呈现两极化。一些人表示理解并支持她的观点,认为韩国餐饮业确实应该为素食主义者提供更多选择。
一位韩国网友评论道:“我也觉得素食选项太少了,尤其是学校食堂,应该多考虑国际学生的需求。”然而,也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满,甚至感到困惑。一位网友反问道:“韩国不是素食文化很普遍的国家吗?怎么会有这种抱怨?”还有人指出,印度本地的饮食环境也存在诸多不便,比如卫生条件或食材多样性,觉得这位留学生“五十步笑百步”。更有网友调侃:“韩国的泡菜和海带不就是素食吗?还能说选择少?” 事实上,这位留学生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相关数据,韩国素食主义者的比例约为3,远低于印度的31至42。印度拥有超过5亿素食人口,这与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提倡的“非暴力”和“尊重生命”理念密切相关。而在韩国,肉类消费文化根深蒂固,烤肉、炸鸡、韩式火锅等菜品几乎是日常饮食的主角。尤其在年轻人中,肉食文化更是主流,素食餐厅在首尔等大城市虽然有所增加,但数量和普及度仍有限。韩国SBS电视台报道称,首尔一些高校的食堂近年来开始引入素食菜单,但覆盖面较小,国际学生仍常面临“无菜可吃”的尴尬。
这场讨论也引发了关于文化差异和包容性的思考。韩国作为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国家,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饮食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成为留学生适应当地生活的第一道门槛。一位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示虽然自己不完全是素食主义者,但在韩国也常常觉得蔬菜种类少,肉类比例过高。另一位来自日本的网友则表示,韩国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但确实需要更多元化的选择来适应全球化的需求。
对于这位印度女留学生的吐槽,韩国一些餐饮从业者也开始反思。一家首尔素食餐厅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素食主义在韩国逐渐流行,尤其在年轻人中,素食餐厅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差距。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餐厅推出素食菜单,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顾客。 这场由饮食引发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有人认为,这位留学生的吐槽为韩国餐饮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关注素食群体的需求也有人觉得,文化差异在所难免,留学生需要更多时间适应新环境。
不管怎样,这场讨论让更多人开始关注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为韩国的餐饮业提供了改进的方向。未来,韩国能否在保留传统饮食特色的同时,满足更多国际学生的需求,或许将成为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