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全球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双汇辉煌40年庆典举行
李子柒
9月25日至26日,双汇全球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双汇辉煌40年庆典在河南漯河隆重举行。作为中国肉类行业的领军企业,双汇以此次盛会为契机,系统总结40年发展经验,展示其从地方小厂到全球肉类龙头企业的蜕变历程,同时展望未来,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媒体关注,成为中国肉类行业的一次盛大聚会。1984年,双汇前身漯河肉联厂濒临破产,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和创新求变的精神,企业逐步崛起。40年来,双汇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构建了涵盖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进出口贸易、包装材料、调味料、冷链物流、商业连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布局最广、产业链最完善的猪肉食品工业体系。截至2024年,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设有30个现代化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超2000万头,肉制品外销量突破400万吨,营收稳居行业首位。2023年,双汇实现归母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增长1551,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庆典活动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双汇的品牌实力与文化底蕴。9月25日晚,漯河迎宾馆举办欢迎晚宴,双汇精心准备了无人机表演,为中外嘉宾献上一场视觉盛宴。双汇发展董事长万宏伟在致辞中表示,40年的砥砺奋进,双汇不仅成为中国肉类行业的标杆,还通过全球化布局,跻身世界500强,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次日的大会上,行业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与肉类产业升级”展开研讨,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趋势,为全球肉类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双汇的成功离不开持续的创新驱动。近年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300余种新品,覆盖火腿肠、调理肉制品、植物基肉制品等多元化品类,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例如,双汇火腿肠作为“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已成为国民品牌,2024年在第21届漯河食博会上大放异彩。企业还通过“两调一控”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渠道布局、控制成本策略,化解猪价波动等市场挑战,2023年肉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2。此外,双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工厂和透明供应链,确保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双提升。 绿色发展是双汇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亮点。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双汇优化生产流程,推广节能技术,2024年单位产品能耗同比下降8。企业还投资建设冷链物流体系,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减少了运输中的食品浪费,保障了产品新鲜度。漯河总部基地的绿色工厂成为行业标杆,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学习。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点赞:“双汇不仅让我们吃得放心,还为环保出力,太有责任感!” 国际化是双汇40年征程的重要篇章。通过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双汇打通了全球肉类资源供应链,产品出口覆盖欧洲、亚洲、美洲等地。2024年,双汇海外收入占比达15,成为中国肉类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双汇与沿线国家深化合作,助力当地农业现代化,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全球担当。网友热议:“从漯河到世界,双汇真是中国品牌的骄傲!” 然而,双汇发展也面临挑战。全球肉类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植物基肉制品和替代蛋白市场快速崛起。部分网友反映,双汇的低脂、植物基产品品类仍需丰富,以应对新生代消费趋势。此外,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链稳定性对企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双汇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健康、绿色新品,同时深化全球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此次庆典不仅是对双汇40年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动员。大会提出,双汇将以“百年双汇”为目标,聚焦新质生产力,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肉类产业绿色升级。漯河市政府也在活动中表示,将支持双汇打造全球肉类产业高地,助力“中国食品名城”品牌走向世界。2025年,双汇计划新增5个智能加工基地,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双汇的40年,是中国肉类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缩影。从一根火腿肠到全球肉类龙头,双汇用创新与坚守书写了民族品牌的传奇。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慨:“双汇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机遇,也离不开企业的拼搏精神。”未来,双汇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安全、营养、美味的肉类食品,为中国肉类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