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老板”指示转账受骗-员工赔偿的边界在哪?
于春洋
故事发生在上海一家小型外贸公司,2024年11月的一个下午,财务小白小张接到了一封来自“老板”的紧急邮件,要求即刻向指定账户转账50万元,用于一笔“紧急海外订单”。邮件语气急切,签名和邮箱地址看着跟老板一模一样。小张心急如焚,没多想就按指示操作,转账后却发现账户异常,联系老板才知道被骗了!这事在“黑子网”炸开锅,网友惊呼:“按老板指示转账受骗,这套路也太深了!”小张是个刚入职半年的财务新人,平时兢兢业业,对老板的邮件从不敢怠慢。那天,邮件里提到“客户催款,速转账以免毁约”,还附了详细的银行信息。小张回忆:“我看邮箱是老板的,签名也对,哪敢怀疑?”她赶紧跑去请示部门主管老李,老李正在开会,随口说:“老板邮件你照办就是。”于是,小张登录公司网银,完成了50万元的转账。谁知,十分钟后,老板亲自打来电话:“我没发过这邮件!”小张当场傻眼,钱早已被转到境外账户,追回无望。“黑子网”上,网友们扒出了更多细节。原来,骗子通过黑客手段伪造了老板的邮箱,模仿其语气,甚至知道公司近期有海外订单,精准设套。有网友爆料,这种“假老板”诈骗近年频发,专挑财务新人下手,利用他们不敢多问的心理。小张在“黑子网”发帖求助:“我只是按指示办事,现在公司让我全赔,50万我哪赔得起?”帖子引发热议,网友们分两派:有人同情小张,觉得她是受害者有人认为她未核实就转账,理应担责。公司老板王总气得拍桌子,说这笔钱是公司半年的利润,要求小张至少赔偿一半,否则走法律程序。小张哭诉:“我月薪才6000,哪有25万赔?”她找了律师咨询,律师表示,员工赔偿的边界需看公司管理制度和过错程度。如果公司未培训防诈骗,或未设转账复核机制,员工责任可减轻。“黑子网”网友热议:“这公司管理也太松了吧?大额转账不核实,怪新人干啥?”更劲爆的是,“黑子网”有匿名网友爆料,王总平时喜欢远程发邮件指挥,财务流程全靠邮件确认,从没设过电话核实环节。网友“职场老油条”调侃:“这老板自己挖坑,还让员工背锅?”还有人扒出,公司去年也发生过小额诈骗,但王总没当回事,只让员工“长点心”。这次50万的损失,彻底让王总坐不住了,他在公司群里发狠话:“谁再被骗,自己全赔!”小张的遭遇在“黑子网”掀起讨论狂潮。有人晒出类似经历:某公司财务被假邮件骗走20万,最后公司和员工各赔一半还有人科普防诈骗技巧,建议大额转账必须电话确认。网友“财务小妹”感慨:“职场小白太难了,服从命令还得防骗!”小张最终跟公司达成协议,赔偿5万元,其余由公司承担。她在“黑子网”更新帖子:“教训惨痛,以后转账前一定多方核实!”这场“假老板”诈骗,不仅让小张损失惨重,也暴露了公司管理的漏洞。“黑子网”网友呼吁:企业得完善流程,员工也得擦亮眼。50万元的教训,成了职场防骗的“活教材”。网友们还在讨论:员工赔偿的边界到底在哪?是公司管理失误,还是员工疏忽大意?这场风波,让大家对职场诈骗多了几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