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九价HPV疫苗正式开打-每支定价499元-大幅低于进口产品
国产九价HPV疫苗完成首针接种并定价499元支,覆盖945岁女性,917岁两剂、1845岁三剂。价格大幅低于进口,标志从“抢苗”到“普及”转向,可及性将随批签发与地方准入逐步提升。
佘颖欣
首针现场与定价 499元支的“硬核亲民价”
9月上旬,国产九价HPV疫苗在厦门完成全球首针接种,现场确认单针499元不含接种服务费按程序不同,两针不到千元、三针不超1500元,相比进口动辄千元级单针,价格断崖式下探。这波“上来就把门槛拉低”,直接把讨论从“抢不到”改写为“我啥时打”。

适用人群与接种程序 9-17岁两剂、18-45岁三剂
此次国产九价适用于945岁女性,其中917岁可采用二剂次程序0、6月,1845岁采用三剂次程序0、1、6月。这一设定与既往研究数据匹配:小年龄段的免疫应答不劣于成年三剂,既省钱也省时,更贴合校内体检与随访节奏。
打破垄断与“骨折价”效应 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九价
研发方联合攻关18年,拿下我国首个、全球第二个九价HPV疫苗资质,国内从“只有进口”正式切换到“进口国产”双选通道。定价499元支,被普遍解读为“把门票撕掉一半还多”,对市场结构的冲击可想而知:此前进口九价常见单针约1300元,完成三针接种接近4000元,如今账本直接清爽了。
入市节奏与可及性 从“首针落地”到“各地铺开”
有了注册证并不等于立刻满城可打:产品仍需批签发、各地准入与招补标等程序,然后再按基层接种门诊的排期推进。近期的首针接种是“启动枪”,而不是“到处都有货”。业内同时提到将推进WHO PQ认证,利好后续国际准入。对普通人而言,关注本地疾控与社区接种门诊放号节奏,才是最靠谱的预约路径。
保护谱系与现实关切 “九价”到底图个啥
九价覆盖HPV16183133455258七种高危型与611两种低危型,目的就是把高危型导致的宫颈癌风险挡在门外,同时兼顾尖锐湿疣等疾病负担。对还在纠结“我该不该换九价”的人群,通用思路是:未完成接种者优先按年龄与可及性尽快开打已完成二价或四价者再评估是否有必要补打。话术再花哨,落地只有两个关键字可及与依从。
小结 这次真的是“买得到、打得起”
从“摇号抢苗”到“499元针”,九价HPV的关键词变成了“下沉”“普及”“随打随约视本地放号而定”。对公众健康来说,这是典型的“技术产能价格”三线会师。至于谁能抢到第一批,不妨把眼光放长:疫苗是公共产品,普惠的意义从来不在第一针,而在长年稳定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