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立法预防学生欺凌
浪子辉
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广州率先通过立法预防学生欺凌,彰显了政府对校园安全的重视。2025年7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广州市预防学生欺凌条例,这是全国范围内较早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了学生欺凌的定义,涵盖言语欺凌、肢体欺凌、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并对预防、干预和惩处措施作出了详细规定。条例的出台,旨在通过法律手段遏制校园暴力,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伤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广州此次立法,要求学校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包括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反欺凌教育课程,以及培训教师识别和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条例还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举报欺凌行为,规定学校必须在接到举报后24小时内展开调查,并根据情节轻重对实施欺凌的学生进行教育或纪律处分。对于情节严重者,学校可联合公安部门介入,确保法律的威慑力。此外,条例特别强调了网络欺凌的防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成为学生欺凌的新形式。广州立法要求学校和网络平台合作,及时发现并删除恶意信息,保护学生免受网络暴力的侵害。家长也需承担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使用网络的引导。条例还提出,学校应定期开展家校沟通会,增强家长的反欺凌意识,共同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社会各界对广州这一立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专家指出,学生欺凌问题长期存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学校和家长往往难以有效应对。此次立法不仅填补了法律空白,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有家长表示,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广州的立法让他们感到安心。学生们也表示,反欺凌课程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然而,立法只是第一步,执行效果仍需观察。有市民担忧,部分学校可能因资源不足难以落实条例要求。对此,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将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支持,确保心理咨询室、培训项目等措施落地。同时,政府将组织专项检查,督促学校严格执行条例,定期公布执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广州立法预防学生欺凌的举措,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教育问题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未来,随着条例的实施,广州的校园环境有望更加安全和谐。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空间,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治理校园欺凌提供了有益经验。社会期待,这部法规能真正成为学生安全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