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瑶乡民众推进移风易俗省下真金白银
香菇终结者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瑶族乡村,一场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的移风易俗改革正在改变民众的生活面貌。近年来,瑶乡民众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摒弃铺张浪费的传统习俗,简化婚丧嫁娶等仪式,省下真金白银,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还促进了乡村文明新风尚。实事新闻记者深入瑶乡,探访这一变革的背后故事,揭秘如何通过文化创新让村民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广西瑶乡地处偏远山区,过去婚丧嫁娶讲究排场,动辄花费数万元。婚礼上,村民为面子大摆宴席,彩礼高企丧礼中,繁琐的仪式和豪华的葬礼用品让普通家庭不堪重负。实事新闻了解到,瑶乡的传统习俗虽承载文化情感,但高昂开支让许多家庭背上债务,甚至影响子女教育和医疗保障。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村民联合推动移风易俗,倡导简约办事,赢得了广泛支持。 在瑶乡金秀县的一个小村庄,村民李大叔向实事新闻分享了他的经历。过去,他为女儿的婚礼花费近十万元,宴请全村,彩礼高达八万元,事后家中债台高筑。如今,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婚礼从简,彩礼控制在三万元以内,宴席规模缩小到十桌以下。李大叔的儿子去年结婚,仅花了两万元,省下的钱用来装修新房,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他说:“移风易俗让我们省下真金白银,日子过得更踏实。” 实事新闻记者走访发现,瑶乡的移风易俗不仅体现在婚丧嫁娶,还延伸到节日庆典和日常人情往来。过去,村民为图吉利,常在节庆时大操大办,如今改为小型家庭聚会,礼金也从数百元降到几十元。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新风尚的载体,定期举办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通过瑶族歌舞和故事会传递简约理念。村民阿芳表示,过去她为送礼花光积蓄,现在大家约定互不送礼,省下的钱可以给孩子买学习用品,生活更有盼头。 当地政府在推进移风易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金秀县出台政策,鼓励村规民约规范红白事开支,设立奖励机制,对简办婚丧的家庭给予补贴。实事新闻获悉,2024年全县已有超六成村庄加入移风易俗试点,村民平均节省开支30以上,累计省下真金白银数千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和支持教育,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移风易俗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村民起初对简化仪式持怀疑态度,认为会丢面子。村干部通过入户宣传和典型案例引导,逐渐改变观念。村民老王坦言:“一开始觉得简单婚礼没面子,看到别人省下钱生活更好,我也心动了。”如今,瑶乡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现代婚礼形式,如旅行结婚或小型派对,既时尚又经济。 实事新闻观察到,瑶乡的移风易俗不仅省下真金白银,还促进了社会和谐。邻里间的攀比减少,家庭关系更加和睦,乡村文化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网友在实事新闻平台留言,称赞瑶乡的做法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未来,瑶乡计划进一步推广移风易俗经验,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实事新闻将继续关注,报道这一变革的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