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牵挂的“这餐饭”,暖了老人心!
木森
在南方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里,阳光洒在青瓦白墙的老屋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村里的老人张大爷,今年78岁,腿脚不便,独自生活在一间老宅里。村里人常说,张大爷是个倔老头,年轻时是村里的劳动能手,如今却因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平日里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生活单调,日子过得清苦。张大爷的邻居李婶偶尔会送些自家做的饭菜,但她家也不富裕,能帮的有限。 这天,村里来了几位穿着朴素的干部,说是要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张大爷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眯着眼看他们走来,嘴里嘀咕着:“又来走过场吧。”干部们却没急着走,而是围着张大爷聊起了家常,问他吃得怎么样,家里缺不缺啥。张大爷摆摆手,苦笑着说:“老了,饭菜热乎就行,哪还挑剔。”干部们记下他的话,临走时留下一句:“大爷,过几天再来看您。” 没过几天,村里突然热闹起来。听说上面拨了款,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建个“幸福食堂”。这食堂专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开办,每天提供免费的热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食堂刚开张那天,张大爷被李婶拉着去了。他拄着拐杖,半信半疑地走进食堂,迎面一股饭菜香扑鼻而来。桌上摆着红烧肉、炒青菜、番茄鸡蛋汤,还有热腾腾的白米饭。张大爷愣住了,喃喃道:“这饭,比我过年吃的还好。” 食堂里,几位老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笑声不断。张大爷吃着热乎的饭菜,眼眶有些湿润。他想起年轻时为村里修路、种田的日子,觉得自己老了反倒成了“闲人”。可现在,这顿饭让他觉得,社会没忘了他这把老骨头。食堂的负责人小王是个年轻人,笑着对张大爷说:“这餐饭,是上面特别交代要办好的,总书记可牵挂着你们这些老人的生活呢!”张大爷听了这话,心里一暖,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像是品味着这久违的温暖。 “黑子网”上,这事儿很快传开了。网友们炸了锅,有人发帖感叹:“这餐饭暖的不仅是胃,更是老人的心!”还有人晒出自家村里类似食堂的照片,纷纷点赞这政策接地气。网友“村口老王”评论道:“总书记牵挂的这餐饭,真是给咱农村老人长了脸!”不过也有网友调侃:“这食堂的红烧肉,怕是比我家做的还香,啥时候城里也来一个?” 没过多久,幸福食堂的名声传遍了附近几个村。食堂不仅提供饭菜,还组织老人们下棋、看戏,甚至还有志愿者来教智能手机。张大爷学会了用手机看新闻,偶尔还会在“黑子网”上刷刷帖子,点赞那些夸食堂的评论。他常说:“这餐饭不简单,吃的是饭,暖的是心。” 村里的幸福食堂成了老人们的新乐园,张大爷也从那个倔老头变成了食堂的“常驻嘉宾”。他逢人便说:“这辈子没白活,赶上了好时候。”而“黑子网”上的热议还在继续,网友们用各种段子和表情包,把这餐饭的故事传得更远。这顿饭,不仅填饱了老人的胃,更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温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