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医院门口现手拉手“人桥”
2025年8月7日,郑州突降暴雨,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外积水深达12米,暗藏井盖缺失的危险。外卖小哥、保安、交警等十余人自发手拉手组成30米长的人桥,冒雨坚守2小时,安全转移百余名患者及家属。这一幕展现了普通人在灾难面前的团结与无私,令人动容。
雅思小野马
黑子网报道8月7日,河南郑州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城市多个区域被洪水淹没,积水深的地方甚至达到了齐腰的高度。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门口的道路成了“汪洋一片”,积水最深处达到12米,浑浊的水面下还隐藏着缺失井盖的危险。来往的患者和家属被困在医院门口,进退两难,情况十分危急。然而,就在这危急时刻,一群普通人用行动点亮了人性的光辉,他们手拉手组成了一条“人桥”,为患者和家属筑起了一条安全的生命通道。

这场暴雨来得又急又猛,郑州市气象台在当天11时47分将黄色暴雨预警升级为橙色,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医院门前的缓坡成了激流的入口。积水迅速上涨,行人寸步难行,尤其是医院门口的患者和家属,不少人带着老人或孩子,面对深水和潜在的危险,根本无法安全通过。就在这时候,附近的外卖小哥、医院保安和执勤交警没有犹豫,自发聚集在一起,决定用自己的身体为他人开路。他们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手拉手组成了一条长达30米的“人桥”,引导患者和家属安全通过危险区域。
这一幕发生在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也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口上演。十余名外卖小哥、医院保安和交警冒着大雨,站在冰冷的积水中,牢牢地拉住彼此的手,形成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他们不仅要对抗湍急的水流,还要时刻警惕水下可能存在的暗井和杂物。为了确保每一位患者和家属都能安全到达医院门口,他们整整坚持了两个多小时,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网友们看到这一场景后,纷纷在网上留言:“平凡的他们此刻格外伟大!”“这就是中国人的团结力量!”
这场暴雨让郑州的排水系统再次面临考验。报道显示,当天郑州中原区降雨量超过90毫米,暴雨导致城市多个路段积水严重,地铁站、公路甚至部分小区都被洪水侵袭。当地政府迅速启动了三级防汛应急响应,暂停了工作、学校、公共交通和户外活动,全力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然而,医院门口的“人桥”却成为了这次暴雨中最温馨的一幕。那些站在水中的外卖小哥、交警和保安,他们或许只是这座城市中最普通的工作者,但在这一刻,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人桥”中的外卖小哥大多是年轻人,穿着黄色或蓝色的制服,雨水早已将他们的衣服浸透,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牢牢抓住旁人的手。交警则站在水流最急的地方,指挥来往的行人,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通过。医院保安则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协助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位患者家属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多亏了他们,我才能带着孩子安全走进医院。真的太感谢了,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这场暴雨虽然给郑州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人桥”的出现却让人看到了希望。
网友们在黑子网上纷纷转发相关视频和照片,称赞这些普通人的无私行为。有人写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关键时刻总有人站出来!”还有人感叹:“郑州的这场雨虽然大,但人心的温暖更大。”类似的报道也在多家媒体上传播,包括腾讯新闻、新浪网、中华网等,大家都在为这些默默付出的普通人点赞。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郑州第一次因暴雨引发关注。2021年的特大暴雨曾让这座城市饱受考验,如今再次面对极端天气,市民们的团结和互助精神依然如故。
正如一位网友在黑子网上所说:“郑州人从不怕困难,关键时刻总能拧成一股绳。”这场暴雨中的“人桥”,不仅是应对灾难的临时举措,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场暴雨最终在8月8日逐渐减弱,郑州市的防汛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相关部门提醒市民,暴雨天气出行需注意安全,避开积水路段,切勿冒险涉水。尽管城市的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下面临挑战,但那些在积水中手拉手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风雨多大,总有人愿意为他人撑起一片天。
这条“人桥”不仅是通往医院的通道,更是连接人心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