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即将跌破1点2亿
日本人口持续下降,2024年日本公民人数减少91万,预计2025年将跌破12亿。低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导致自然人口减少创纪录,东京以外46个县人口全线下跌。尽管外国居民增加至367万,整体人口仍缩减55万,凸显日本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的严峻挑战。
雅思小野马
黑子网报道日本的人口问题又上头条了!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日本公民人数大跌91万,总数只剩12065亿,预计明年就得跌破12亿大关。这可不是小事,人口缩水已经连着16年了,2024年的下降幅度更是创下1968年以来最大纪录。看到这数字,真是让人捏把汗,日本这是咋了? 先说说具体情况。内部事务和通信省的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日本总人口包括外国居民是12433亿,同比下降了554万,跌幅044。

其中,日本公民人数从去年的12156亿掉到12065亿,减少了908574万,跌幅075。这数字听着就吓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没了!出生率低得可怜,2024年全国只有687万新生儿,创下1899年以来最低纪录,而死亡人数却高达1598万,净减少912万人。这自然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连续17年加剧,难怪日本首相石破茂叫这事“无声的紧急情况”。 再看看地区差异。除了东京人口涨了013,其他46个县全都在掉队,尤其是东北部的秋田县跌了191,青森县172,岩手县169,四国的香川县也掉了171。
农村地区的老龄化更严重,年轻人跑去大城市,留下空荡荡的村庄。报道说,日本现在有近400万废弃房屋,多是年轻人继承了老家的房子但没法维护。反观东京,人口1400多万,占全国的11以上,可见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大。 为啥会这样?核心问题就是出生率低。日本的总和生育率TFR只有12,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21。年轻人结不起婚、生不起娃,原因不少。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职场性别歧视还存在,女性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很多人干脆不结婚不生娃了。
明治大学的金子隆一教授说,战后日本太注重经济发展,把家务、育儿这些“私事”推给女性,导致生育率一直回不来。还有,年轻人经济压力大,工资涨不过物价,养娃的成本又高,谁还敢多生? 政府也不是没努力。2023年,时任首相岸田文雄承诺每年投35万亿日元约250亿美元支持育儿,补贴托儿所、增加育儿假、给新生儿家庭发钱。2025年,东京还推出四天工作制,允许带娃的员工提前两小时下班,虽然得减薪。这些政策听起来不错,但效果却不咋地。
出生率还是低,年轻人还是觉得养娃太难。首席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也承认,很多想生娃的人因为经济压力不敢生,政府得继续想办法。 除了低生育率,老龄化也是大麻烦。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近30,仅次于摩纳哥,是全球第二老的国家。工作年龄人口15-64岁只有7373万,占总人口的596,比美国的623还低。这直接导致劳动力短缺,农业、建筑、医疗这些行业都缺人。养老和医疗开支暴涨,税收却因为年轻人少而减少,社会保障系统压力山大。
有经济学家预测,到2050年,日本GDP可能缩水25,这对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来说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也不是全无希望。外国居民人数在2024年涨了354万,达到3677万,创2013年以来最高纪录。他们多在制造业、零售、酒店业工作,帮日本填补了不少劳动力缺口。东京的外国居民最多,有721万,大阪和爱知也各有32万多。但日本对移民的政策还是很严,很多人只能短期工作,没法长期定居。加上文化上强调同质性,移民融入也不容易。
最近还有个叫“参政党”的右翼党派,喊着“日本人优先”,反对移民,弄得社会气氛有点紧张。 这人口危机不只是日本的事儿,全球很多国家都面临类似问题。韩国生育率更低,只有072,中国10,新加坡097,都远低于21。相比之下,印度的198、法国的166还算不错。专家说,低生育率有好处,比如女性能追求教育和事业,家庭也能给孩子更好的资源。但老龄化社会得靠年轻人支撑,税收和劳动力都吃紧,政府得想出更聪明的办法。
总的来说,日本人口跌破12亿的日子就在眼前,这不是个简单数字,而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挑战的缩影。政府、企业、社会都得一起努力,靠补贴、移民、技术创新,能不能扭转局面?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