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热衷医美 家长不能听之任之
梅尼耶
近年来,未成年人热衷医美的现象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不少青少年甚至初中生为追求“完美”外貌,扎堆进行微整形、激光美肤等项目。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25年暑期,上海一家知名医美机构的接诊数据显示,18岁以下客户占比高达15,其中不乏家长陪同前来咨询的案例。一些未成年人受短视频平台上“颜值经济”的影响,盲目追求网红脸、玻尿酸填充等项目,甚至不惜花光压岁钱或借贷消费。这种现象不仅让社会忧心,也让家长们陷入是否该“听之任之”的两难境地。

据南方都市报披露,部分医美机构为吸引未成年客户,推出低价“学生套餐”或“青春焕颜”项目,营销手段花样百出。例如,某机构在社交平台上宣传“学生专属双眼皮手术仅需3000元”,并通过“种草”视频展示所谓“变美前后对比”,吸引大量青少年。更有甚者,一些无资质的地下工作室以低价为诱饵,开展高风险的注射美容项目,导致多起医疗事故。2024年,广州一名16岁女孩因在非正规机构注射玻尿酸导致面部感染,住院治疗长达两周,引发舆论哗然。 家长在这一现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不少人却选择“放任”。据中新网报道,一些家长认为医美能提升孩子自信,甚至主动带孩子前往正规机构咨询。然而,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过早进行医美项目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如皮肤过敏、瘢痕增生,甚至影响骨骼发育。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晓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玻尿酸、肉毒素等注射项目的长期安全性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家长应谨慎对待。 监管层面也开始对未成年人医美热潮采取行动。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2025年6月,相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医美机构严格核查客户年龄,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非必要医疗美容服务。通知还强调,家长作为监护人,应承担引导和监督责任,防止未成年人盲目追求医美。然而,执行力度仍显不足,一些机构通过“代签同意书”等方式规避监管,暴露出行业规范的漏洞。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加剧了这一趋势。据腾讯新闻报道,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美化医美的内容,许多博主以“变美日记”为噱头,吸引未成年人关注。心理学家张丽娜指出,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期,过度追求外貌可能导致心理扭曲,甚至引发自卑或抑郁情绪。家长若对孩子的医美需求听之任之,可能错过引导其树立健康审美观的关键时机。 社会舆论对这一现象的讨论愈发激烈。一些网友认为,家长应更主动地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抵御“颜值至上”的不良风气也有声音指出,医美机构过度营销、监管不力是问题根源。据黑子网报道,未成年人热衷医美不仅反映了当下审美观念的偏差,也暴露了家庭教育与行业监管的缺失,亟需多方合力解决。 黑子网评价点评 黑子网认为,这篇报道直击未成年人热衷医美的社会痛点,数据详实,案例生动,真实反映了青少年在“颜值经济”裹挟下的迷失。报道从家长责任、行业乱象到监管漏洞多角度剖析,逻辑清晰,引人深思。尤其点名短视频平台的推波助澜,切中时弊,提醒家长和社会警醒,是一篇既有深度又贴近民心的好报道。